僑聲戲院不堪虧損再度停業
位於新市里商業區的「僑聲戲院」,三年前業者曾花費鉅資進行軟硬體加強,以嶄新的面貌重現江湖,再展現昔日的風華,為影迷提供最佳的服務,然好景不常,由於看電影的人實在太少,業者不堪虧損累累,上個月再度被迫停業,將準備進行另一波改革,據一位股東說,這座老戲院即將正式走入歷史。
看電影早已不是「全民總動員」的娛樂,國內主要消費群年齡在十八到三十五歲之間,上戲院看電影是屬於年輕人的時尚,台灣人一年難得看一次電影,金門人則更是少之又少,新巿里民王俊諺說,一張電影票動輒一百多元;租最新的DVD,一片不過五、六十元,「而且在家裡躺著、趴著都很自由,還可隨時暫停或重播。」
在五、六十年代看電影是當時金門軍民主要的娛樂,電影院陪伴無數軍民度過寂寞歲月,更有不少戀愛中情侶留下美好回憶。現在的人大都會蜷縮在沙發上欣賞家庭電影院,但中年以上的觀眾無論用那種方式親近電影,可能都難免思念起從前,那種在老戲院裡欣賞電影的單純與快樂。
一位七十多歲老先生回憶地說,僑聲戲院在全盛時期演出滿檔的中西片,像今天的連續劇一樣,觀眾一天不到戲院就坐立難安,是年青一輩所無法想像的。在那保守的年代,相偕看電影的情侶很少一起攜手入場,進入戲院後還間隔一個座位分開觀賞,大家嚴守分際,當年看電影的文化在今日看來是有趣點,不過,卻一點也不誇張。
建造於民國五十五年的「僑聲戲院」,佔地面積相當大,堪稱是金門地區最大的一座戲院,昔日門庭若市,竟日人潮絡繹不絕,售票口經常大排長龍,也帶動新市里的繁華;但近幾年因有線電視開放,電影台愈來愈多,中西電影全天播放,加上兵源減少,使得電影院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營運倍感艱辛困難。
四年前,僑聲戲院業者為重振昔日風光及挽回流失的觀眾,曾陸續花費巨資改善內部的設施,更新影片播放器材及增加環場音響和喇叭等等設備。硬體的設備同台北戲院一般,連影片也和台北院線同步上映,希望能讓金門觀眾也能享有台北一流戲院的品質,可惜再多努力,也難以挽回昔日繁華榮景,令人不勝唏噓。
針對這座老戲院未來走向,何去何從?據一位股東指出,由於電影這行業在金門已經缺乏巿場,因此,未來將不會「重操舊業」,可能朝新路線發展,這也將由股東會議研討再行定案;股東談及這座老戲院起起落落的歲月,言談間充滿無奈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