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大士宮」設清醮酬神
沙美「大士宮」昨天設清醮紀念「觀音化大士」。大士宮在沙美又叫「萬士爺宮」,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數百家戶會在宮前舉行集體祭祀,昨天(農曆四月初一)則是祂的(紀念日),家家戶戶皆前往祭祀及犒軍。
「大士宮」奉祀的神明只有兩尊,面向大士宮,神龕的右側為觀音,左側為「大士爺」,廟雖小而香火鼎盛。民間傳說,觀音為了超薦惡鬼,在陰間會化身為面目猙獰的大士爺。沙美地區的信眾普遍認為「觀音化大士」的意思包括「觀音即大士」。觀音是陽間的形象,大士爺則是陰間的形象。大士宮後有「萬應公媽佳城」,有人說大士宮是座陰陽宮。
據︽金門沙美張氏宗祠2003年奠安專輯所載︾,大士爺的相貌與密宗的「大黑天」長得一模一樣,而根據密宗的說法,大黑天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忿怒尊。這與觀音化大士、觀音即大士的說法異曲同工。
觀音化大士在別地又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大士爺」是惡鬼的頭頭,常率鬼卒為擾亂人間,後被觀音菩薩降伏感化,因此在大士爺頭頂上立有觀音菩薩像,七月普度時,信眾會請祂出面管理眾鬼魂。
昨天的醮慶包括起鼓、發奏、請天公、獻敬、送天公、犒軍等。過程中,由道士誦讀︽太上說西斗記名護身妙經︾,並有南樂隊在各個儀節奏樂。
據一位信徒表示,早期的居民民風強悍,有兩幫人馬武鬥的事情;觀音化大士曾經以鬼卒嚇阻,民眾感其德澤,因此立廟崇祀,這可能就是大士宮的由來。此外,大士宮前在地理上屬極凶之地,大士宮的建立,有辟邪的作用。
善男信女準備了牲禮獻祭及犒軍,其中一樣較道地的傳統的祭品為麵粉煎成的「甜嗲」。焚化的金紙則有「大壽金」和「通解」。通解上印著:「改年」和「太上天尊消災。民間善男信女恐被人暗害咒唸。排解。庇祐合家平安,添丁,進財,五穀豐登(收),六畜興旺。」
為了慶壽,萬安堂管理委員會在大士宮貼上對聯,祝禱:「聖壽延長而不老,神明顯赫以悠存。」另一付對聯為:「威靈顯赫鎮浯邦,神恩廣庇祐黎民。」橫批為「福被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