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又見詐騙地區本月至少發生三件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545

根據縣警局統計,今年五月份地區已發生三件遭詐騙案,共計損失新台幣五十餘萬元,據警方分析,主要原因是被害者皆未詳閱或注意媒體反詐騙相關資訊及警方的「反制作為」,對歹徒詐騙手法,愈不曾聽聞,受害的可能性也相對提高。縣警局呼籲民眾要有「反詐騙」概念,切記「不要依歹徒提供的電話查證」而落入圈套,應該向110、165查證、報案,並告知親朋好友,使他們也能遠離被騙!

縣警局刑警隊指出,地區本(五)月已發生三件遭詐騙案,共計損失新台幣53萬餘元,與去年同期比較,去年五月受騙案也是三件,損失48萬餘元;另警局也提供情資協助台北市及基隆市警方偵破地區許0菱、陳0農等二件被騙案,查獲兩詐欺集團成員十多人到案,粗估受騙民眾達百人以上,詐騙金額達億元以上,顯現警方全力拚治安的努力,獲得初步成效。

刑警隊指出,金湖警察所近日受理一件陳姓民眾被詐欺案件,陳姓被害人在匯了10萬元到歹徒指定帳戶後,始驚覺受騙,及時向警察所報案,經警員緊急與金融機構連絡,總算將該受款帳戶凍結,阻止歹徒將詐欺款項提走,保住陳民10萬元的損失。

另有一件是金城警察所受理金融機構通知,有民眾至銀行匯款,行員查覺民眾匯款多筆不同帳戶,經過詢問,懷疑是受到詐騙,通知警方阻止其匯款,經警察調查後,陳民仍堅信其未受詐騙,仍痴心等待中獎獎金。

警方表示,近來詐騙案件仍時有發生,究其原因,被害者皆未詳閱或注意媒體反詐騙相關資訊為主要原因,對歹徒詐騙手法作為,愈不曾聽聞,受害的可能性就愈高。另一方面是對警方的「反制作為」不瞭解,受害的可能性也相對提高。

一般被害者在接獲歹徒詐騙電話時,完全沒有警覺性,且呈現出驚恐與不安,失去正常應有的判斷能力,不能謹慎查證且不知道該向何單位查證,心理層面完全隨歹徒意思而驚恐起伏,順應歹徒說詞匯款而被詐騙。

刑警隊表示,從以上金湖與金城警察所兩件被害案例,即可很清楚分辨,只要有「反詐騙」概念,「不要依歹徒提供的電話查證」落入圈套,並儘速撥打110或165電話查證報案,才是最正確的方向,也能百分之百防止被騙。

刑警隊表示,詐騙集團行騙前也必須要「見習」,學習如何騙人,這其中包含有「心理學」及「邏輯推理」,再運用孫子兵法中的「欲擒故縱」、「虛張聲勢」:::等手法,擬定一套詐騙手法與應對說詞,由數人扮演不同角色與任務分配,從電話交談中判斷如何行騙並隨機應變,將人騙倒。雖然如此,但只要民眾了解歹徒的犯罪手法與伎倆,並有「反詐騙」警覺性,詐騙集團是騙不了人的。

根據警方針對詐騙集團慣用的招數與伎倆分析,大略可分為下列幾項:

第一種是利用人們對提款機的不熟悉,假退稅(費)真詐財;假冒警察或法務單位破獲金融案件通知你提款卡、信用卡資料被盜用,要你至提款機設定防偽密碼。

第二種是利用人性的貪念,恭喜你中大獎;最新手法是先假藉高科技、股票公司或慈善團體等市場調查,留下個人資料,讓人認為有這家公司的假象,再通知你中獎,要先繳交「15%稅金」、「加入會員」、「手續費」、「代辦費」、「律師費」、「代書費」等等名目叫你匯錢,只要被害人匯一次款項,他還會以其他名目要求再匯款,否則無法領到錢,直到被害人沒錢覺醒。

第三種是假綁架真詐財,假稱你的家人(小孩)為人做保或欠錢不還,人在歹徒他們手上,並有小孩哭喊聲音,讓被害人一時擔憂小孩安危,未即時查證,聽從歹徒指示匯錢。

第四種是歹徒自稱「跑路兄弟」恐嚇對被害人或其家人不利,要求匯款買平安。

第五種是假藉信用卡卡費未繳,要求將金額匯入歹徒帳戶。

縣警局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小心防範,才不會受到詐騙,並轉告親朋好友,使他們也能遠離被騙,全民一起「反詐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