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沙鎮訊》黃奕焮:內容可檢討不停刊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401
字型大小:

︽金沙鎮訊︾的存廢問題,被金沙鎮民代表提出討論。金沙鎮長黃奕焮表示,︽金沙鎮訊︾的內容未來可以檢討或調整,但沒有被停刊的必要,因為鎮訊仍是公所傳遞訊息給鎮民的橋梁,可以促進民眾「知的權利」。

︽金沙鎮訊︾於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一日創刊(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一一六六六號)。據黃奕焮(發行人)表示,目前是每季出一期;每期發行一萬四千多份,每份的成本約為五元。

黃奕焮表示,有一次有訪問團來到金沙鎮公所;公所在每人桌上放了一份鎮訊,結果都被拿走了。這個印象讓他很深刻;可見,透過鎮訊了解一個地方的人事物,確有其功能。

︽金沙鎮訊︾之所以被提出來質疑,鎮代表李麗貌提出的觀點有二。第一是鎮訊的內容都圍繞在鎮公所,幾乎沒有代表會的訊息。第二是內文大多是來自轉載。她建議把這筆經費挪做金沙景點的介紹,用於印製導覽資料。

黃奕焮認為,︽金沙鎮訊︾是金沙鎮公所的刊物,在取捨內容時,免不了有鎮公所自主性的角度。如果鎮民對內容有意見,當然可以檢討、調整;但若是只著眼於任何人曝光率的問題,就沒有必要。「媒介就是訊息」,會、所以外的第三者提議:如果金沙鎮代表會認為會訊無法傳遞,似乎可以考慮發行自己的刊物。黃奕焮認為代表會的確可以這麼做,金門縣議會的︽議政簡訊︾即是一例,而且鎮公所對代表會的預算向來是盡力配合的。

以第二十七期(四月一日)的︽金沙鎮訊︾而言,第一版的內容有︿:::李縣長聽取頭家吐口水﹀、︿金沙鎮選出今年優秀青年﹀。第二版有︿復育西園鹽田 陳其南(文建會主委)傾聽老鹽工話從前﹀、︿幾度興廢 西園鹽場可望浴火重生:::縣府將著手進行復育:::﹀。第三版有︿婦女會金沙分會舉辦健康宣導聯誼﹀、︿新前墩從被遺忘變成美麗莊園﹀、︿:::協助獨居老人:::金沙鎮社福志工隊服務到家﹀。第四版有︿:::青嶼族人盼將張氏家廟列入古蹟﹀、︿七十載興廢浯陽小學校徒留頹垣殘壁﹀、︿張海傳睦族功高獲張氏宗親肯定﹀、︿高坑老榕樹見證歷史﹀。以上共計有十二篇文章,有十一篇是轉載,但只有一篇說明了出處(所有轉載都是無償的)。在這十二篇報導中,只有三篇有出現黃奕焮,而且都不是報導的主角。

李麗貌以「舊聞」質疑︽金沙鎮訊︾;承辦鎮訊業務的人員只有負責人事業務的陳為庸一人。他坦言因為業務繁雜,只能靠剪貼達成任務,一天就必須讓它完工。在鎮代表咄咄相逼下,他自己也很想結束這樣編成的︽金沙鎮訊︾,因為實在太忙了,而這又是他額外的業務。

鎮訊是採贈閱的。黃奕焮表示,它可以讓許多人看到他們沒有機會看到的,因為有些人家裡並沒有訂閱其它刊物。編輯或剪貼也是一種功夫,重點在民眾對刊物中所編輯的內容接受度如何。黃奕焮深知陳為庸的辛勞,但黃奕焮認為,刊物的內容或方向都可以調整,但並非停辦。他強調,出刊的目的不是為鎮長、代表或任何人的曝光率,而是為鎮民「知的權利」提供服務,讓鎮民了解地方有那些人事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