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許氏宗親懇親團前進大陸尋根謁祖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寧報導。
點閱率:2,894
字型大小:

金門許氏宗親尋根謁祖懇親團,昨日由會元許氏宗親會理事長許慧新率領六十多位宗親啟程赴大陸福建省龍海市程溪馬坪許督家廟祭祖,預定於六月八日返金。

金廈兩岸小三通啟動以來,兩岸宗教、文化、體育交流愈來愈頻繁,金門各地村落也紛紛組團前往大陸進行宗教交流活動,尤以進香團及謁祖懇親團居多。

許氏宗親尋根謁祖懇親團成員大都是后湖許氏宗親,由會元許氏宗親會理事長許慧新、總幹事許朝枝、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洞龍領團前往大陸展開一連六天的尋根謁祖及參訪活動。

許朝枝表示,按「許氏源流」乙書載:約為5000年前,許氏遠祖即發跡於今陝西省岐山、武功乙帶,為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因佐堯舜有功,賜姓姜。並以呂、許、齊、申四姓均為姜姓,又稱四岳。許姓得姓始祖許由生於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之名為箕山(又名許由山),一般咸認為許氏的始祖及發源地,許由,生在堯舜時代,堯原欲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遷往箕山並葬於箕山,︽史記伯夷列傳︾即載: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云。西周初年(約西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找到炎帝之後即四岳伯夷之裔孫姜文叔,並將其分封許地(今河南許昌)建立男爵許國,故後人尊文叔為許姓開基始祖。而現許氏宅第堂號之「高陽衍派」,則是許文叔後代遷至今河北省高陽縣東,與汝南許氏並為東漢末年之郡望。據︽許氏源流.漳浦縣許氏源流︾許氏入閩由西漢至北宋,計分七次,首為西漢許瀅;二為唐許陶、許天正父子;三為唐許輔乾;四為唐許愛;五為唐許受;六為北宋許璋;七為南宋許衍。七次入閩均來自河南高陽,故高陽衍派即為許氏堂號,現後浦許氏家廟有聯對,最易顯見其關連:「高陽家聲遠;箕山世澤長」。入閩許姓為西漢武帝時左翊將軍許瀅,人稱許督,奉命鎮泉州之同安平叛,瀅有子15人,分鎮閩地,閩古越也,屬蠻荒之地,瀅施以教澤,移風易俗,永鎮斯土,民諺「未有同安,先有許督」,蓋閩南許氏皆其裔。金門南門許氏宗祠(高陽堂)即奉許瀅為開閩始祖;金門許氏宗親這一次尋根謁祖,就是謁拜開閩始祖許督家廟。而同安另一許氏所奉遠祖為許商,世居高陽,傳十九世許陶、二十世許天正,天正鎮守南詔(今詔安),為開閩二世祖(尊其父陶為始祖),裔傳至宋末,有許三十六郎公生四十九郎許貽遠、五十郎許忠輔,從漳州南紹遷至同安浯洲(即現金門),將初居地取名丹詔,諧音山灶,後許忠輔徙後浦,為開金門許姓始祖。而許氏宗親到漳州龍海市馬坪許氏家廟祭拜,馬坪是由許陶(開閩始祖)之第15世孫許若之開基地,許若開基地原稱徐翔,原屬龍溪縣,一般稱「徐翔世系」。同安另多數許姓村落所奉入閩始祖為唐中和年間(西元881年左右)左侍御史許愛(晉江石龜始祖),初居晉江瑤林,其三子許泮繼遷石龜,子孫蕃衍泉漳。(許天正傳九世有許愛、十世有許泮),故金門許氏,除少數為泉州許瀅後裔,均為漳州許天正後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