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娛親陳連成十年盛情感人溫馨
一心繫念金門故鄉的旅台鄉親陳連成,每一年在端午節前後的時間都會從台北專程返鄉慰問大同之家院民,並帶來歌舞綜藝團來愉悅老人,連續十年從不間斷,這一份盛情感動了大同之家院民,溫暖老人家的心。
現年七十八歲的陳連成,並不是企業大老闆,家庭經濟也只是普通,但是他卻一次又一次帶回對大同之家院民的關愛之情,十年的歲月,也和安老組老人家成為好朋友。
金湖鎮山外村籍的陳連成,早年到麵店做學徒,學藝後就在自家開始做麵條生意,成家後,夫妻兩人一起為家庭生活來打拚,勤奮的工作,不僅自售,也載到新市里批售給店家,一家人生活還過的下去。
八二三炮戰後,陳連成想和許多鄉親一樣遷到台灣工作,但因當時擔任村長的身分而無法順利成行,於是他的妻子先到台灣基隆市找朋友安定下來,再等候陳連成和她的子女來團圓,過了一年後,陳連成終於可以出境,一家人就在基隆落腳。
陳連成說,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討生活是十分艱困,當時也找不到好工作,於是全家就搬到台北市松山區租房子幹起做麵條老本行,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由於陳連成夫妻倆比別人更勤奮工作,所做的麵條好吃又便宜,生意自然源源不斷,賺了錢,不僅買了一間店面,也有屬於自己的窩。隨著子女長大成家立業,子女們各有發展,並未繼承他的技藝,二個兒子,老大有自己的工作,老二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發展,女兒也結婚了。個性樂觀的他,並未因兒子放棄麵條技藝而感到可惜,他說,子女有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要有所勉強,要讓子女自由發展,他做了幾十年的麵條,也應該休息了,只想把握晚年的歲月,夫婦倆好好的生活。
為人熱誠的陳連成,多年來一直參與台北市同鄉會的會務,也一直擔任理、監事職務,關心家鄉事務,只要同鄉會有需要,也總是出錢出力從不落人後,同鄉會返鄉參與家鄉活動,也少不了他,這一份熱誠,也深獲同鄉會鄉親的敬重。這幾年來,他把店面出租後,有更多時間來參與同鄉會及老人會的活動,開心的過晚年的生活。
待人隨和的他,有許多忘年之交的老伴,也結識了歌舞綜藝團老團長,心想,金門老人較沒有機會看到這類的表演,尤其是大同之家老人,於是他決心要為這些老人做些事,讓這些受到政府照顧,衣食無缺的老人家,偶而也能欣賞到歌舞團的載歌載舞表演,相信一定會帶給老人家快樂。
陳連成率先帶頭捐款,並以他好的人緣向同鄉會理事長及理、監事「募款」,聘請綜藝團於端午節前後時間來歡娛大同之家老人,十年來,在他的策動下,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歌舞綜藝團來金慰勞,也帶回同鄉會的關懷之情,又是贈送慰問金、又是端節過節食品,溫暖了院民的心,陳連成也樂在其中。
他表示,「月是故鄉圓,水是家鄉甜」,雖然他離鄉有近五十年,金門故鄉仍然是他的最愛,在他經濟還過的去,身體健康的時候,能多少為家鄉做些事,對於異鄉遊子來說,心中獲得的喜悅是不可言喻。他說,只要他還走的動,每一年都要回鄉,慰問大同之家的行動也不會間斷,真情流露出對故鄉戀戀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