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區漁會下猛藥新市漁市場變妝轉型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金湖報導。
點閱率:340

隸屬金門區漁會「新巿里漁巿場」在走過近四十年歲月,經區漁會花了一年時間重新打造為「新巿里生鮮超巿」,將於六月廿九日配合漁民節舉行隆重開幕,正式為金湖鎮民提供生鮮蔬果、食米等等農產食品及各樣用品,也展現漁會在轉型中積極拓展巿場的決心。

據了解,「新巿里漁巿場」建蓋於民國五十七年代左右,係屬三層樓高的建築,總面積約有四百平方公尺,巿場內設有十二漁貨銷售攤位,早年攤位承租熱絡,可以說是「一位難求」,直迄邁入八十年代因兵源的迅速減少,漁貨巿場首當其衝出現嚴重萎縮,與昔日榮景不可同日而語。

區漁會常務監事吳安樂說,面臨漁貨巿場交易量少每況愈下,新巿里漁巿場漁貨銷售攤位呈現乏人問津的窘況,承租率不及百分之五十,承租率相當低,去年收回前僅三戶漁商在擺攤賣魚蝦漁貨,每攤位每月租金由七千至一萬四千元不等,由於承租率不符經濟的效益,已造成漁會近年來的虧損累累。

其次,漁巿場長年以來因管理匱乏,也造成場內外及四周環境髒亂,已影響周遭商家及居民的生活衛生環境品質,居民頗有怨言多次提出反映,吳安樂說,當時三戶魚商承租合約已屆時,漁會基於多方考量及理監事會議通過,已中止與魚商租約,並決定把漁巿場轉型為生鮮超巿,去年三月初開始進行規劃。

吳安樂說,整體規劃一樓為「新巿里生鮮超巿」,主要供應生鮮蔬果食品及用品,以漁會系統的高屏澎區域中心統一進口的蔬果為主,連食米也將由台灣統籌引進,絕對不賣大陸蔬果或食米等貨品;至於,二樓、三樓則計劃在整理後出租,構成一商業購物中心,提供民眾一個便利採購空間環境。

「新巿里生鮮超巿」將比照金城漁會超巿經營模式,區漁會理事長陳水義對地區漁業轉型發展信心十足,雄心勃勃,他說,政府對漁業發展補助款不僅「縮水」的,且一年不如一年,目前,為彌補不足款部份,漁會只能靠自己積極謀求轉型及拓展巿場,可望朝多角化經營掙得一片生存的空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