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大同之家薛正中與胡之光相見歡

入住大同之家薛正中與胡之光相見歡
七十二歲的珠山村民薛正中,早年投入許多心力來推動地區農畜牧業,曾擔任農試所課長及畜試所的技正多年而退休,也曾以他專精的農技獲選為中華民國的農耕隊,先後兩次八年隨著農耕隊到印尼爪哇島擔任起友誼播種的使命,最近,他得悉昔日老長官胡璉將軍長子胡之光夫婦也由台遷來大同之家安老組安養,自己也喜歡上大同之家的安養環境而以自費進住安老組,他說,要和這些「老伴」快樂的過晚年的生活。
薛正中回憶起當年不同的人生階段過程說,他的父親離鄉背井到菲律賓就業,與母親和姊姊相依為命,童年時隨著母親搬遷到大陸廈門鼓浪嶼投靠姑姑,在鼓浪嶼接受小學四年教育,又遷回金門珠山老家繼續完成小學、國中教育,在就讀當年的金門中學高中一年級時,因為看到村落許多人家養的黃牛染疾死亡,早年這些牛、豬、羊,可說是農友的主要財產,也是一家人賴以為生的生活經濟來源,目睹到農友的傷心及束手無策,激起他立下志向要當獸醫,為農友飼養的牲畜健康來守護,也因此,他積極詢問在台灣高雄任教的表哥有關畜牧業教育的學校,於高二時就轉學唸台灣省立屏東農業職業學校,現在已升格為屏東科技大學,薛正中說,在民國四十四年時,該校學生只有他是來自金門,他十分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向學,要成為一位專業的獸醫。
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薛正中結識了當時擔任金門縣政府經建科長洪安鎮,民國四十六年一畢業後即被他挖角返鄉服務,任職一年後,因工作表現優異,轉任金防部政務委員會經濟組科員,擔任起全縣的畜牧防治工作的重責大任,也圓了他的夢想,因此,他更加投入工作,以所接受正統畜牧防治教育來訓練助理人員,協助執行防治工作,薛正中認真的表現,獲得當年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的賞識,拔擢擔任科長,過了不久,派任為金門縣農試所畜牧獸醫課課長。
薛正中表示,在農試所畜牧獸醫課課長二十多年任內,讓他最感艱鉅的任務是要推動成立「馬場」,也是畜試所的前身。他說,當年蔣中正總統認為金門自唐朝牧馬侯陳淵在金門管理馬匹飼養的工作開始,就有絕佳的養馬環境,指示要成立「馬場」,在遍尋全島的地方,找到了日據時代遺留的舊機場寬廣的土地,也是目前畜試所的位置區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讓「官方馬場誕生了」,並和農試所畜牧獸醫課合併成立「畜試所」的新單位,薛正中也轉任畜試所技正兼畜產課長。
民國七十三年退休的薛正中,年僅五十歲,閒不住的他,在老家珠山開起養雞場,讓自己得以繼續發揮所學專長,原本想與家人平淡的過生活,當年的知遇長官洪安鎮,也是他的紅線媒人,政府委以重任擔任越南農耕隊隊長,後又接任印尼農業技術團副團長,獲悉他已退休,以書信聯絡希望他能加入農業技術團,貢獻所學。薛正中說,他也知道要進入農業技術團是相當不容易,要接受政府的技術測驗過關才可以,心想以他的專業技術及經驗應是不難,只是想到要離鄉背井,捨棄妻兒到遙遠的印尼中爪哇工作,還是猶豫不已,妻子也不同意,後來還是被老長官洪安鎮返鄉的勸服,點頭了,擔任起友誼播種的使命,也為人生開啟了「第二春」。
他說,有的農業技術團是教導農業的種植,該團的主要任務,是偏重於畜牧業,教導印尼民眾飼養牲畜,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待遇卻相當優渥,除了配有一棟房子、及佣人、司機、翻譯員、以及提供一切的生活消費,在七十四年間,技術團每月有二千至二千五百元的美金待遇,是非常高收入,對家庭或個人幫助不小,薪俸則直接匯入家人的帳戶。
薛正中在農業技術團一待四年過了,可以回國了,喜悅的與家人團圓,在金停留了一年多,又被洪安鎮再度請回印尼工作,這一趟同行人員還有現任動植物防疫所所長的胡錫載,又工作了四年,於八十一年才返鄉,八年的歲月,和許多技術團的夥伴擔任起友誼播種的使命,由於技術團卓越成功工作表現,贏得了珍貴異國友誼,薛正中也為自己的人生留下輝煌的一頁。
薛正中的子女都已成家立業,原本夫妻倆人在其子家養老,含飴弄孫,在獲悉昔日老長官胡璉將軍長子胡之光夫婦到大同之家安老組安養,激起了他跟進的心,他說,胡璉將軍相當的平易近人,不管是對部屬或是民眾,都親民愛民,當年他結婚時,胡璉司令官還特別同意借用專屬的吉普車做為禮車,讓他風風光光的迎娶新娘,單是這一點恩情,讓他永遠銘記心中,他很高興能與老長官的長子胡之光夫婦一起生活,薛正中說,他的身體健康,還要竭盡所能來照顧服務胡之光夫婦,也會讓他感覺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