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鍊灌溉城中文藝社開枝散葉
下課了?
「下課了。」揮揮手,八月一日,「城中文藝社」的指導老師王金鍊,就要正式步下任教長達三十年的城中舞台。安慰而瀟灑地對城中的學子們說一聲,下課了。
三十年前,二十三歲的國文老師王金鍊,帶著滿滿的文學行囊,回到因戰亂隔絕、而有著「文藝沙漠」的故鄉金門。用滿腔的熱情,灌溉著「城中文藝社」這一淨土。星期三下午的文藝課,老舊的九○四教室,在他的默默播種下,焠煉出日後城中人的文學生命。
三十年後,沙漠變綠洲,島上文藝成風,「文化立縣」更成了金門島的另一張美麗臉孔。至少四十八種著作,六十二座國內大小文學獎座,王金鍊的學生們,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為這島的蒼白身世,抹上耐人尋味的炫麗胭脂。
在步下城中舞台的前夕,明天,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二時,王金鍊的學生、文友,包括歐陽柏燕、高丹華、楊樹清、徐月娟、陳思為、洪進業、顏炳洳、石曉楓、吳慧菱、翁國鈞等人,自助發起的「星期三的文藝課:向文藝導師王金鍊致敬||城中文藝社三十週年感恩之旅」活動,就要在城中九○四教室登場,大伙相約重溫當年的文學舊夢。
除了發表王金鍊老師的第一本著作「星期三的文藝課」,也要邀請他在八月一日退休前,上完任教滿三十年最後一堂文藝課「今生今世─胡蘭成與張愛玲」,歡迎所有城中文藝社社員及地區文友們,一起回到金城國中參與這次的溫馨聚會。
發起人楊樹清、洪進業等人指出,七月三十一日主要的行程排定為:下午二時至二時三十分,城中文藝社學員報到、王金鍊師生著作手稿展;二時三十分,縣長暨貴賓致詞;二時四十分,新書發表會;三時至三時五十分,文藝研習課:「今生今世||胡蘭成與張愛玲」;四時至四時三十分,城中文藝社交流時間;四時三十分,校園巡禮。
據瞭解,此次的活動,除本報副刊刊載系列文章外,民生報於二十八日大幅報導,自由時報副刊亦將於今(三十)日製作專題,三十一日活動當天,民生報記者賴素鈴將全程紀錄,雄獅美術發行人李賢文、王金鍊的同學縣長李炷烽、翁清土(1976年雄獅美術第一屆新人獎首獎得主)、許水富(詩人畫家)等人,也將出席參加。
對於學生們的盛情,王金鍊感觸良多。他表示,當年星期三下午的文藝研習課,只是他年輕時代文學夢的實踐,築一個文學的夢巢,孵一窩文學的幼雛,就是他當初最單純的想法。在文學園地播種,最後開枝散葉、結實累累,是他教學三十年生涯,一個最美麗的意外。
三十年來,潮起潮退、花開花落,參加過城中文藝社,或者在王金鍊老師課堂來來去去的學子,超過千人,這支散布各地的文藝隊伍,也踏著同樣的腳步,實踐著老師當年的文學夢。
現在,即將退休的王金鍊,將為這支龐大的文藝隊伍,上完城中的最後一堂文藝課。
起床吧,上課啦,老師要點名了。
「歐陽柏燕、陳長佳(孟雛)、高丹華、楊樹清、薛祖益、陳雄威、白玲玉、徐惠仁、韓秀梅、黃志明、歐陽鍾福、陳思為、徐月娟、王錦芬、李詠柳、杜偉民、歐木勇、洪銘揚、楊再平、許柏祥、傅孝明、姜淑萍、楊菊芬、李宜藍、楊忠傑、蔡世理、林麗珠、蔡紅娘、張叔宜、李育、許雪卿、李碧珍、蔡惠美、蔡麗心、劉秀珍、蔡茗蜜、唐美珍、洪仁惠、吳秀珠、洪進業、顏炳洳、石曉楓、吳慧菱、洪培蘭:::。」
上課了,同學們,快進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