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夏天打毛衣婦人只為將溫暖遙寄遠人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湖報導。
點閱率:693
字型大小:

榕下打毛衣,暑氣生涼氛。手織貴在心,天寒暖故人。攝氏三十一度左右的高溫下,一名婦人正在榕樹下織羊毛衣。夏天打好毛衣,迢寄遠人,天涼時可以讓親友禦寒,而且是手工織就、獨一無二的禮物。

夏天打毛衣雖然有「未雨綢繆」的意味,畢竟是一件苦差事;不過在大榕樹下打毛衣卻有不同,涼風習習,讓織者不覺其苦,觀者也覺得很妙。其情、其景、其人、其事,至為恰當;讓風土民情添加了一些丰韻,也體現出金門婦女的美好的形象。

這名打毛線的婦人叫羅安庭,原籍烈嶼,嫁在榜林;自二十五歲出嫁之後,在夫家學會了打毛線衣。她今年四十五歲,手下織過的毛衣已不知凡幾,大部分都是織贈親友。

打毛衣是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目力,不過「親戚不計較」,寸寸手工就是縷縷情誼。禮尚往來,以衣贈人,親友之間的情誼就更加濃厚了。 羅安庭在兩年前曾順口答應要為一位親友的女兒織一件背心,後來自己卻忘了;如今,親友遠在美國,托另一位親友回到金門來催討,羅安庭便在工作之餘,抽空找個樹蔭,織起了毛線衣,準備迢寄遠親。她為國中女生打了一件背心,樣式是「白菜花」。

羅安庭表示,只要有興趣,打毛衣並不難學,學會了,可以隨心所欲織出「粿仔格」、「白菜花」、「六針」、「八針」、「十針」甚至十幾針等花樣。變化由人,件件不同。

遠在天邊的親友們,很喜歡羅安庭手織的毛衣,因為穿起來很暖和,而且手工的東西,穿出去後,保證是獨一無二。

金門一直在推動觀光,但金門本土的手工藝卻不多見;除了陶藝之外,如果能讓打毛衣變成全民運動或婦女運動,不但可以打發時間,也許有朝一日還可以變成另一種金門特產。

以前大家都認為機器織的毛衣較便宜,手工的東西沒有市場;但今昔不同,也許會有人願意花比較高的代價,買一件獨一無二的手工毛衣。其實,即使不奢求將毛線衣當做商品,純粹把織毛衣當成樂趣,也是很不錯的休閒活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