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王文興:文學不分古今永遠迷人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金城報導。
點閱率:464
字型大小:

以小說「家變」轟動文壇的王文興,昨午應文化局之邀,來金以「解讀六朝小說」為題進行講演。不少人久仰王文興大名,因此,紛紛前往聽講,使得青年文藝講座,出現少有的人潮。

王文興,1955年直升高中部後執意寫作,並受老師及同學影響,埋首英文及翻譯小說閱讀中。1958年考取台大外文系。入大學後廣泛閱讀黎烈文教授翻譯的法國小說。

1960年大學三年級時,與友人白先勇、陳若曦等創組「現代文學」雜誌,在「現文」刊出的短篇小說,後收錄在短篇小說集︽龍天樓︾(1963年,台北文星出版)中,後易名為︽十五篇小說︾(1979年,台北洪範出版)。

1961年大學畢業,曾在南方澳服役四個月,該處的水色山光,對個人影響甚鉅。1963年赴美愛荷華大學小說創作班就讀,獲藝術碩士學位。

1965年回國,任教於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小說課程,提倡精讀。

1966年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家變︾。至1973年才由台北環宇正式出版,發表後造成軒然大波,1978年則由台北洪範出版。︽家變︾描寫檢討家庭和社會的問題,更進一步發掘中國文字的多義性,以形式的創新倍受肯定。

1974年開始寫作長篇︽背海的人︾。1976年,︽背海的人︾上冊出版,由台北洪範出版。1999年,︽背海的人︾下冊完成,由台北洪範出版。二十五年完成一部作品,再次引起文壇矚目。

王文興以︽家變︾、︽背海的人︾等小說聞名,惜墨如金,每有新作,學界文壇莫不注目、爭相傳誦。

王文興在演講中,藉由介紹六朝劉義慶「幽明錄」中的一篇文章「洛下洞穴」,剖析中國古代的科幻小說。

王文興說,西方有科幻小說,中國其實很早也有。其中有名的「桃花源記」是科幻小說,但屬政治性的科幻。而「洛下洞穴」一篇雖受桃花源影響,卻是真正的科幻,文章內容很具現代意義。

近代科幻有不少書寫些地下科幻的作品。「洛下洞穴」反映人類基本的幻想及願望。也正因為有這種嚮往,所以才會有地下鐵、地下城,以及金門的地下工事。王文興表示,這是該文第一個迷人處。另外,「洛下洞穴」文章中敘述,地下一步,地上十里,也顯現古人很早就有地球是圓的概念,所以,只要到地心,地下的短距離等於地上的短距離。這是第二點迷人之處。

王文興指出,寫小說,要先將細節寫好。細節要想得合情合理、動人。也是這篇文章了不起的地方。另外,該篇文章文字技巧佳,「平中有奇」,值得細細品味。

對於文學,王文興表示,從來不分中外古今,古代因有時空差距,更有它迷人的地方。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