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召開防救災作業能力工作會議

縣府召開防救災作業能力工作會議
「加強金門縣防救災作業能力」工作會議昨日下午假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副縣長楊忠全強調,救災不分單位、不分地域,尤其小三通後,金廈交流密切,因此,兩岸救災體系的建立更形重要,他希望各單位能全力配合推動。
昨日出席參加會議的單位包括: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縣府各局處室及各單位、金酒公司、中央各駐金單位、金門技術學院、逢甲大學等。
據瞭解,金門技術學院為執行國科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補助協力機構計畫」,聯合逢甲大學組成協力機構,執行國科會委辦之「加強金門縣防災作業能力計畫」,協助金門縣政府進行教育訓練監測預警系統規劃建置、防救災資料庫及資訊系統規劃建置、技術轉移、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擬定、災害防救運作體系及專責機構規劃等工作。
代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出席的許俊文博士表示,該中心提供經費進行研究調查,希望透過有計畫方式,強化各地救災體系。
擔任該計畫主持人的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說明該計畫的意義及目標,以及主要計畫重點,並介紹工作團隊及分組情形,他指出九十五年為第一期計畫工作、九十六年則為第二期。
會中,金門技術學院總務長陳水龍進行工作報告,逢甲大學教務長李秉乾則分享經驗,陳水龍報告內容計有:金門縣天然災害分析;金門縣人為災害分析;計畫工作及分組;工作進度、預期成果;會議溝通與交流等。
逢甲大學教務長李秉乾則表示,協力機構如何結合地方政府組成工作團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地方政府應充份利用協力機構的規劃能力,進行災害分析、評估與模擬,更務實地進行防災準備工作。他表示,該計劃第一年重點在擬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架構;第二年則致力修正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此外,會中並針對:各種災害主政單位確認;各種災害聯繫窗口名單確認;各單位將來提供歷史災害資料;各單位將來提供現有的防災計畫及防災標準作業等問題進行研議,與會人員紛紛提出建言,供規畫單位金門技術學院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