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聚落風情》與民俗村十八間僅一牆一池之隔下堡村舍宛如半月沈江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題報導。
點閱率:2,007
字型大小:

金沙鎮的下堡有「半月沈江」之稱。下堡與民俗村的「十八間」僅有一牆、一池之隔。由下堡看五虎山下的民俗村,別是一景。

島內旅遊,到了民俗村,不必吝惜一點點腳程,可以再深入些,往村外之村走走。

下堡的古厝不像十八間那麼富麗完整,井然有序;它的村容是由半好、半壞、半新、半古的屋宇所組成;兩相對照,產生許多趣味。下堡的春景如下:

「五虎山後,感應廟旁。村名下堡,民多姓梁。燕脊馬背,半存半荒。雷霆轟轟,雨霖滂滂。砧聲剁剁,農事忙忙。薄荷吐綠,柚花飄香。鴉鵑呼嘟,烏衣(燕子)下翔。鵝嘶雞鳴,蝌蚪一汪。殘牆尚在,人文伏藏。墟里雖頹,蟲草滿堂。春深一遊,意趣奔揚。」

山后村在行政區劃上是屬於三山里,傳統又分為上堡、中堡和下堡;三堡的民情有別。中堡的十八間就是名聞中外的金門民俗文化村,是一個王氏聚落。下堡與民俗村只有一牆之隔,居民主要姓梁。下堡這個地方,不但觀光客罕至,就連金門島民的足跡也鮮少走到;其實,金門任何一個自然村,都是值得遊賞的。

下堡的村路,已經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整理過;人字砌的紅磚路,是無聲的導遊,可以引領人們重新閱讀這一個小小的村落。

在這個春雷轟轟、大雨滂沱或細雨纏綿的季節裡,若由感應廟進入下堡,可以聽到褐翅鴉鵑「呼呼、嘟嘟」的聲音,聲音略為低沈,卻純而不駁。在感應廟前的農田中,因為有幾窪積水,成群的家燕便紛紛來此銜泥、覓草。當牠們不為巢屋奔忙時,則會整齊一列,停在感應廟前。它們會在雨中淋浴,並不閃躲。

在感應廟後的坡地上,有一個涼亭、一株枯樹、一隻埋頭吃草的黃牛。一位農夫說,合歡雖然枯死了,但形狀挺美的,留著也不錯。

在感應廟右前方,有一棟只剩下四圍的破房子。雖然沒了屋頂,殘垣也不齊全,但壘壘的石塊,透露著古意,也提供人們透視古厝格局的機會。在下堡,這樣的殘垣還有好幾處,雖然少有一般的遊客到處一遊,卻可以吸引生態旅遊者或攝影愛好者。一位村民見面就問:來畫畫?顯然,這個地方也是寫生的好去處。

下堡二號住著一位獨居老人,每天的飯食由軍人備辦。老婆婆雖然行動不便,身形佝僂,仍努力整理厝前的「火巷」、木瓜等鄉土植物。火巷又名霸王鞭,肉質,也是一種藥用質物。

下堡五號門戶緊閉,傳來剁剁的砧聲,突然間,側門呀然而開,走出一位婦人,打開了雞坊,把剁好的紅蘿蔔葉和著酒糟,餵食裡頭的雞隻;肉雞們則喔喔而啼,回應送上門來的食料。老婆婆(黃秀麗)說,養這些家禽,是為了等臺灣的兒孫回來時烹宰之用。人與禽之間雖然是一種食物鏈上的關係,但彼此還是有默氣的;就連在附近出沒的野貓也是一樣。平日,老婆婆會把魚骨頭留給小貓,有時沒有殘餘,看到貓來了,她會對牠說聲:今天沒得吃!貓兒就會識趣的離開。

屋後有黃秀麗親戚所養的鵝,牠們很會看家,看到陌生人就拚命的嘶叫;反而是遠處一隻狼狗,看到人不會汪汪叫。屋旁種有紅、白百合及綠意盎然的番薄荷,可能太漂亮了,曾屢遭外人盜採。

下堡與中堡隔著一池,在下堡的這一邊,有黑壓壓的蝌蚪在池中舞文弄墨。中國的隸書有「懸針」之法,蝌蚪也可以叫懸針,而周代以前的文字又叫蝌蚪文。蝌蚪似乎是很有「文化」的動物,不過它們在水中卻是一刻也靜不得的。

下堡四十七號屋旁種有柚樹,四十九號、五十號及附近村巷中,因而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四十九號的門聯上寫著:「蘭室十分春滿,蓮堂四序泰來。」四十七號有一幅對聯是:「階前春色濃如許,戶外嵐光翠欲流。」其情其景,倒與聯中的文字相去不遠。

村中最熱鬧的時刻,是日落西山(獅山)的時候,孩童們放學後在巷子玩球,或拿著掃把邊掃邊玩,逗弄一下狗狗::。

山后的四周環山,有寨仔山、獅山、尖山、東山、望龜岩等丘阜。村中分為頂堡、中堡及下堡等三個甲頭。頂堡是王姓聚落,闢建最早,始遷祖王璡是閩國國主王審知的八世孫。中堡闢建最晚,以山西太源王乃求(儒林郎)為始祖;第二代、第三代出了王國珍、王國祥父子(旅日華僑);他們起建民俗村十八間,為金門留下聞名中外的人文珍寶。

下堡是沿著望龜岩的山麓分布,聚落的形成比頂堡要晚。自高處俯瞰,整座下堡的村舍就像一輪弦月,因此有「半月沈江」或「髮梳穴」的美稱。居民有梁、林、蔡、李、曾等姓。其中,梁姓為宋代狀元宰相梁克家(高宗紹興三十年;公元一一六○年)的後裔。梁氏移民到金門的時間大約是在元朝初年。燈號為「梅鏡堂」或「梅鏡衍派」。

金門的傳統聚落,一處有一處的人文或天然寶藏。若不整建,就會凋殘;若整建了,卻又可能立刻讓原味盡失。保存它們的方法之一,可能是用美術、攝影、詩歌、散文或其它各種藝術形式;也可以單純地用眼睛,用呼吸,用耳朵,用記憶::。

金門有那麼多美麗的村落,需要人們多加參與島內旅遊,努力把它們看足。否則,總有一天,它們必定會消失。抽個空,到下堡走走;抽個空,到各處走走!用自己的方式,幫金門多留住一些東西!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