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薔薇科植物為主角金門也可以有自己的花季

以薔薇科植物為主角金門也可以有自己的花季
如果金門想要擁有一個具有本土性的花祭或花季,一個「可長可久」的選擇,可能是薔薇科的植物,它們可以接力綻放半年。
台灣有油桐花祭,也有陽明山花季。有人由此想到,金門可不可以有自己的花季?能不能請林務所滿山遍野的去種櫻花?
金門能不能有自己的花季?大哉問,這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至於適合做為花季主角的,並非只有一種,而是許多種同樣是屬於薔薇科的本土植物。
金門社區大學的講師陳西村認為,若以薔薇科的植物做為金門花季的主角;金門的花季將可從二月開到六月,甚至一到七月都可以是花季。
陳西村表示,金門有很多野生的薔薇科植物,從二月到五、六月,會陸續綻放。這些薔薇科的植物包括郁李、山櫻花、小金櫻、琉球野薔薇、田代氏石斑木、繡球繡線菊等,再搭配現有的各式玫瑰品種,不難創造一個花期很長的花季。
他說:台灣有桐花季,陽明山花季,金門則可以擁有「薔薇心、玫瑰情」之類的花季活動。若要推動花季活動,採種種樹並不困難,金門國家公園也有的是地方,端看怎麼規劃內容。
他還說,以本土植物做為花季的基礎,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問題。這些本土植物,在金門已經存在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適應環境。若是外來植物,就比較容易有病害蟲的問題,例如楓香的害蟲很多。
有關金門薔薇科植物的介紹,可以從林務所出版的︽野生植物︾、︽金門藥用植物圖鑑︾和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的︽浯洲芳草︾找到一些資訊。
在這些薔薇科植物中,山櫻花的花季大約是在一到三月;郁李的花期是二到四月;豆梨的花期是二到三月;石斑木的花期是三到五月;繡球繡線菊的花期是四到五月;紅梅消的花期是三到五月;小金櫻是在四、五月開花;小果薔薇的花期是五到六月;琉球野薔的花期是四到七月。
這些薔薇科的植物,大部分可以在五虎山和太武山找到。其中,郁李的花是白色到粉紅色;一至二朵單生,每朵花有五瓣。郁李又叫「山李仔」。
豆梨有繖形總狀花序,花瓣為白色。每朵花有五瓣。花開時,繁花似錦,綴滿全株。梨果的直徑不到一公分,小得像豆子。金門野生的梨屬只有這一種。
田代氏石斑木的花色主要是白色略帶粉紅。開花時,花團錦簇,吸引大批的遊蜂、浪蝶和飛蠅,靜中有動。田代氏石斑木又叫「雷公樹」。
琉球野薔薇的花為單生,花蕊是鮮黃色的,花瓣是純白色的,模樣精巧而鮮麗。
小果薔薇的花有頂生的複聚繖花序,花色為白色或象牙白。花瓣有五片。花蕊是鮮黃的。花開時,繽紛繁盛。
紅梅消的花是粉紅色或淡紫。果實鮮紅亮麗,嬌豔欲滴,是許多鳥類的最愛。紅梅消又叫「虎梅刺」。
繡球繡線菊有繖形花序。花瓣白色,花蕊黃色。花開滿枝時,顯得素雅迷人。在斗門步道,從倒影塔下山,在陡峭的懸崖處,每隔幾公尺就有一株繡球繡線菊。
小金櫻的花是白色,蔓生於大樹上。依林務所舊有的調查,以陽翟到沙美一帶最多。小金櫻又叫「白刺仔花」。
山櫻花的花朵為粉紅色,為叢生或繖狀花序。花瓣五枚。有豐富的花蜜,可吸引野鳥和昆蟲。
在臺灣,失去經濟價值的油桐樹,原本已被遺忘,如今又轉而變成為全民爭相觀賞對象。陽明山花季旅遊則是每年春天賞景的重要活動;山櫻花、杜鵑、茶花、桃花,會從一月到五月逐一盛開。阿里山雖以雲海著稱,最好的賞遊季節,也是在櫻花盛開的春天。
金門除了古厝、坑道和鳥類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本土植物。其中薔薇科的植物尤其具有觀賞價值。金門如果要推動花季活動,缺少的可能不是代表性的花卉,而是在花季中,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文化內涵,提供什麼有趣的遊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