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生態攝影家廖東坤:金門的植物就是金門的寶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850

金門五虎山上的植物,長得比北京頤和園、天安門或皇宮裡的園林還漂亮。金門的植物,就是金門的寶貝,金門人應該要好好珍惜。其中最稀奇的物種之一,則是全世界最小的梨子|豆梨。

生態攝影家廖東坤昨天帶領金門高中的學生登臨五虎山,為的是認識植物,吸收觀念。他把金門最特殊的豆梨介紹給學生;並告訴學生:五虎山上的植物,長得比北京皇宮裡的植物還好!這是金門國家公園中學生五虎山植物之旅的系列活動之一。

這一趟五虎山之旅,適逢「女貞」花開,散發出高雅的清芬。廖東坤表示,以前沒有在五虎山見過女貞開花,所以沒有發現它(她)的芳蹤,因此沒有將它收入︽浯洲芳草︾當中。

廖東坤在自然生態攝影的領域中,是比較全方位的。他主修新聞及電影,曾加入林業試驗所的森林保育工作。平面攝影、動態紀錄片、錄音等生態紀錄工作,都是他的專長。他的著作有︽浯洲芳草︾、︽風中之舞|金門的鳥︾、︽福山植物園|鬱鬱蒼蒼.從容綠意滿襟︾、︽野地繽紛︾、︽大武山祕境|魂縈夢繫.雲豹傳人故鄉︾等。廖東坤透過五虎山上的植物,傳播一些觀念給金中學生。他以特別準備的木棉花做教具,說明雄蕊、雌蕊、柱頭、花粉管、子房,以及蜂、蝶、蝠、鳥如何行媒。

植物界中,有些花是異花授粉,有些花則是自花授粉。自花授粉的植物,比較不需要藉助外力。異花授粉的植物花粉必須歷經長途旅行,比較需要藉助外力,例如:風、蟲、鳥、獸或水流。

被廖東坤當做教材的五虎山植物包括:相思樹、紅丹(小葉赤楠)、凹葉柃木、山黃梔、白背木薑子(與潺槁同屬)、海桐、石斑木、刺裸實、馬尾松、黃荊、雀梅藤、豆梨、仙人掌、耳挖草、絡石、沙楠子樹、美人樹等。(擇要介紹如下)

相思樹|在農業社會,它是一種重要的炭薪材,俗稱「相思仔炭」;龍眼樹也是炭薪材,叫龍眼炭。金門的氣候很乾燥,紅土又沒什麼營養,一般植物很難生長,但相思樹卻長得很好。相思樹長大後,可以成為其它樹種的蔭庇,讓其它植物在蔭下存活。

相思樹和木麻黃一樣,都是很好的綠化造林樹種。至於相思樹那些看起來很像葉子的東西,並非真正的葉子,只是它的葉柄,又叫「假葉」。真葉只有在幼樹或小苗身上才可以見到(二回羽狀複葉);樹長大後,真葉消失,全部都變成鐮刀狀的假葉。(木麻黃的麻黃鬚也不是葉子,是它的枝條。)

小葉赤楠|金門人叫它「紅丹」。小葉赤楠的花很漂亮,而且有香味(目前並非花期)。紅丹嫩葉是紅葉|植物的新葉剛長出來時,會因為本身的所帶有的胡蘿蔔素、花青素,呈現不同的顏色。葉子開始行光合作用,製造葉綠素,才會變綠。落葉前,葉綠素則會先行分解,使葉子轉黃或變紅。落葉的目的除了防止水分蒸發,還有代謝廢物的功能。由於,金門缺水,大部分的植物皆是落葉樹種。

凹葉柃木|它是金門唯一的茶花科植物。(常綠灌木。雌雄異株。開綠白色花小花。)

海桐|葉子油亮,花的香味芬芳而特別。廖東坤告訴學生:到五虎山能看到海桐開花,就算值得了!海桐雖然同時長出幾個花苞,但每次只開其中的一個,以免耗費太多的能量;也能避免一場雨下,就讓全部的花粉都流失。海桐又美又香,是很好旳綠化植物,適合做為金門的行道樹。

黃荊(埔姜)|有特殊辛辣味道。它是原住民的民俗植物。各地的審美觀念不同,有些原住民(排灣族)會採集石斑木的葉片和枝條,搗成汁液,用來抹牙;氧化後,牙齒就會變成亮黑色。

馬尾松|金門的松樹主要有溼地松、琉球松、黑松和馬尾松。前三種都是自外引進,只有馬尾松是本土樹種;它的針葉長得像馬尾,因而得名。松樹的毬果和針葉是辨識它們的特徵。溼地松在鱗臍的地方有針狀的凸起,毯果最大,針葉最長;黑松的松果最小,松針最短。(除了以上四種外,林務所曾自外大量引進雪松,目前十存其一)

豆梨|豆梨是全世界最小的梨子;它是金門最稀有的植物。梨子比花生小,就像綠豆那麼大或稍大,開的花非常漂亮。由於它的根深入岩下,若被挖起來,根部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就算挖回去也種不活,民眾不可濫採。這種植物,有待保護!

蕨類|全世界有二十五萬種種子植物,卻只有一萬種蕨類(二十五比一)。植物學家設定了蕨類商數,全世界的蕨類商數就是一。臺灣的蕨類商數是八到十二;約四千種維管束植物中,有七百種是蕨類植物。這代表什麼意義?這表示,全歐洲的蕨類加起來,沒有一個臺灣島的多;全北美洲的蕨類加起來,也沒有臺灣多。臺灣可以說是蕨類王國,因為水多,夠潮溼,可以供蕨類的孢子游泳、繁殖。金門的蕨類商數是一,與全世界的比例相同。

女貞|與木犀花同科,有高雅的香氣。現在正在開花。(女貞有密集的頂生圓錐花序。它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氫、氟化氫等有毒氣體,並有滯塵、抗煙、隔音功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