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刺青醫生警告有感染肝炎風險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3,327
刺青醫生警告有感染肝炎風險

刺青醫生警告有感染肝炎風險

對縣府這群年輕的替代役來說,啥米尚青?「刺青」尚青!

過去,江湖兄弟才時興的刺青,現在已成了青年朋友的流行、最愛。以前當兵時,刺青的小兵,總要遮遮掩掩,深怕班長投以關愛眼神,「特別照顧」一番,現在,新世代的阿兵哥,則大剌剌秀出身上的刺青作品,毫不在意。

來自桃園的替代役小楊表示,他們十幾個住在一起的縣府替代役,就有七、八個有刺青。近半的比例,著實讓人嚇一跳。

他指出,金門的一位替代役學者本身就會幫人刺青,因此休假返台時,特別將刺青的工具帶來金門,幫他們這些弟兄刺青。

為甚麼要刺青?小楊說,「好看、有藝術感」,刺青有多痛?小楊笑笑,「像被刀割一樣」,不怕痛嗎?小楊頓了頓,「因為喜歡,所以不怕」。

小楊展示手臂上的龍形圖騰,表示連續三天、每天花一至二小時才刺完。如果以行情計,手臂上的成品至少要價新台幣七至八千元。

小楊指出,刺青不打麻醉針,因怕刺青的藥水會隨著麻藥跑到血液中。

剛開始時,先用三支針合併畫線(寬約零點五公分),裝了馬達的針頭會像電動針車一般,往皮膚扎下,刺出形狀後,再用針頭「打霧」。

所謂「打霧」,是用七支併在一起的針頭,著上黑色顏料往皮膚左右扎刺,達到上色的效果。因為是在原地左右上色,所以不會像畫線那樣痛。

刺青、打霧後,鮮血直流,小楊說,可以敷上面速力達母止血。刺好二小時後,就可用清水洗去血漬,也可以沐浴,但不要刻意用沐浴乳塗抹,大約一個多禮拜後,才會復原。

小楊表示,在胸部上刺青比在手、腳上刺還痛,那種痛楚宛如刀割一般,因此,到現在他還不敢嘗試在胸部刺青。

看到小楊展示手臂上的龍形圖騰,一旁瘦弱的替代役小林,也大方掀起袖子,秀出自己手臂上的刺青作品,果然哥倆好,是同一家公司出品。

心理與社會學家認為,在一些群體當中,刺青被認為是一種勇氣的表現,刺青能得到同儕的認同,在黑社會幫派中,刺青也是入會考驗之一,因此,有時候,刺青也給人一種與黑道掛鉤的印象;香港幫派成員中通常都在左臂上紋一條青龍,右臂上紋一隻白老虎,因而「左青龍、右白虎」也被用來代表黑社會份子。

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與身體藝術文化展現的興起,大家逐漸能接受身體的表現型式,不少藝人會選擇刺青來強調自己的個人風格,更有情侶以刺青來呈現對彼此的愛戀。

關於刺青道具,以前的人紋身,需要用針沾上墨,一針一針把圖案刺上去,所以稱做刺青。現在通常都會改用紋身槍,較以前安全快捷得多。以前的刺青師傅不只要擅長繪畫,也要充份懂得運用道具,現在只要繪畫畫得好,又不會手震就行了。

雖然刺青已成為時下年輕人的一種流行,但醫生建議,具有某些體質的人並不適合刺青,在刺青之前,必須知道自己是否容易產生蟹足腫,容易產生蟹足腫的人,傷口在癒合時會有凸起的組織增生,會破壞刺青圖案的美感與整體性,要知道自己是否為蟹足腫的體質,可觀察卡介苗接種的位置。另外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傷口較不易癒合,也不適合刺青。另外,由於刺青的過程,可能會傷及真皮造成血液感染,因此感染肝炎等疾病也是刺青存在的風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