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前進金門採訪小三通議題

美國之音前進金門採訪小三通議題
美國之音中文部記者楊寶利,昨前進金門採訪,除就小三通議題專訪了縣長李炷烽,並順道訪問了前往縣府拜會的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鄭小瑛。
楊寶利是於昨日下午二時二十分,在金門縣政府行政室新聞課課長傅仰土陪同,針對小三通試辦五年多來,有關旅客進出、貨物、人員往來交流等,專訪了縣長李炷烽。
李炷烽指出,小三通讓隔閡半世紀的金廈恢復連結,這是必需的趨勢。而小三通自民國九十年啟動,今年已進入第六個試辦年頭,雖然進出人數由第一年的二萬多人,到去年的五十餘萬人次,但台商只是中轉,並沒有真正帶給金門生活消費的商機,且中央對於小三通的試辦沒有發展的誠意,在人員上對於身分有所限制,這違反了憲法平等原則,因此,小三通試辦至今,還有許多不符民意的需求,是期待中央開放幅度擴大,有中轉金門才有生機。
他並認為,只要持有中華民國護照的,就應該可以透過小三通進出兩岸,這是金門最大的期待。但中央總是在兩岸築起一道高牆,做沒有必要的必要設限和規定,就像貨物不能中轉。因此,只有讓人來人往,貨物自由中轉兩岸,金門才能有生機,否則,無異像「空中樓閣」。
李炷烽也以小三通試辦五年多來,自己走過每一階段,覺得感受深,例如兩岸郵件快遞,對岸已準備好了,只是我方關稅總局一再拖延,讓人一點也看不出中央對小三通更開放的誠意。
他也以金門到對岸,原本二十公里的距離,但卻走了二千公里,是強調兩岸交流不是壞事,交流往來有助彼此走向和平和穩定。對於小三通試辦的效益問題,李炷烽認為有一點點的效益,例如象徵兩岸來往的讓敵意漸失,對封閉離島的金門下一代在視野和胸襟開闊,不再侷限小島,均有很大的幫助。儘管在經濟效益雖然不大,但金廈近在咫尺、一衣帶水,金門未來的發展受大陸影響會遠比台灣來得大。
李炷烽也指出,現階段兩岸小三通是我方去對岸的人多,大陸來金旅遊的少,這是事實。但也有人蓄意要破壞小三通,認為小三通造成金門資源流失,但他個人覺得,這是金門經濟力量的延伸,有了小三通這個窗口的打開,也期待大陸東南九省市觀光人潮引進金門,讓金門觀光與經濟更開展。
至於兩岸未來如果真的大三通,對金門小三通是否造成不利影響?縣長李炷烽認為,兩岸大三通是必然趨勢,他個人樂見大三通的實現,畢竟兩岸關係又向前進展更好,在金門以發展觀光為主軸,每年大陸有一千多萬人次到廈門旅遊,去年一年大陸去香港旅遊民眾有一千二百萬人次,只要大三通啟動,在相互需求前提下,來金門觀光只要有一成,對金門經濟活絡自然有所助益和帶動。
李炷烽也指出,金門地方小,雨量稀少,水資源不足,電力靠火力發電供應成本高,發展工業根本不可能,在歷史的偶然下,金門保留了戰場神秘感和獨特的軍事資源,只能賣觀光,如果能將戰爭資源變成觀光賣點,一定能吸引不少中外遊客的前來金門觀光旅遊。
他也強調,兩岸不應該再有戰爭發生,世界上也不能再有戰爭,因為戰爭造成的對方傷害,受害的也是本身自己,因此,戰爭不應該存在,他個人和金門縣民也都反對戰爭。
對於舉世聞名的金門高粱酒話題,李炷烽強調,金酒不但是金門重要的生命線,也是國家寶貴的資產,半世紀以來,中央只會收取大量的金酒繳稅稅收,但從來不曾將它當做國家資產協助促銷,對於二年前金城廠發生火災,金酒公司損失不貲,但中央財政部等連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也沒有,在稅拿了大部分,實在令人感慨。慶幸的是,金門高粱酒在大陸通過了商標註冊,金酒也在廈門、泉州、福州設點,在金門高粱酒品質不亞於大陸茅台酒、五糧液,實在希望大陸消費者和各界多多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