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草飢人餓客救星
走訪位在金沙鎮的五虎山,沿途可以找到一種可以當飯吃的「白飯草」。它是野外求生時,可以用來當成補給的野生植物。認識它的人,若不得已在異地迷途,成為飢人餓客,就可採下果子當成冷飯飽餐一下。
白飯草就是「火炭母草」,它還有「秤飯藤」、「斑鳩飯」、「火炭星」等別名,金門話叫「冷(沁)飯藤」。
火炭母草可食用的部位是它的葉子或全草;它是一種蔓性草本,分布在山谷、水邊、濕地或路旁。它的葉子是卵形(橢圓形),葉端漸尖。葉片上方有「V」字形的標記,好像是被火灼過的標記。花是白色的,成圓錐花序,看起來就像白色的米粒。果子則是黑色的,帶有光澤。
五虎山是島內旅遊頗受歡迎的觀光景點,屬金門國家公園的範圍,區內布滿金門地區的原生植物,在這裡就可以發現火炭母草的蹤跡。金門社區大學講師陳西村應邀導覽五虎山的植物時,常會以它作為開場白,為參加的學員介紹這種植物,並動口試一下酸甜|主要是吸吮它的莖蔓。
他表示,登山者迷路時(當然不是指五虎山),若是因為饑寒交迫而發生不幸,那就太不值得了,因為大自然提供了很多野生植物,可以就地取材,暫時讓人填一下肚子,或供應一些水分。火炭母草就是其一,它有冷飯藤的名稱,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拿來當飯吃。
火炭母草也是可以炒來吃的野菜。此外,它的藤蔓蓄有水分,只要把表皮剝開,就可以吸取它的汁液來解渴,因此又有「草甘蔗」的別稱。陳西村表示,它嚼起來,滋味酸酸的,在野外,能直接止渴比「望梅止渴」更加實際!
火炭母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及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在中藥上,它可用來治療跌打閃挫、肝炎、感冒、腸炎、子宮頸炎、白帶、乳腺炎、毒蛇咬傷:::。
有一本叫︽神奇草藥大圖鑑︾的書,蒐集了火炭母草的九種民間單方,可治急性中暑、治白喉、治登革熱等。(︽神奇草藥大圖鑑︾一書的編寫,曾獲金門農試所、金門林務所的協助;編者為中國華佗藥用植物協會楊文乾編。)
火炭母草的全株可食;幼苗、嫩莖葉可以開水燙過,再行炒食。果實多汁而味甜,可以直接生食或醃漬。
火炭母草也是臺北陽明山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它是紅邊黃小灰蝶的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