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父母與孩子關係一線牽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434
字型大小: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像放風箏,風箏要引線才能乘風飛升。父母既要放手讓風箏高飛,也要適時抖線或收線。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應該要有一條線永遠維繫著親子關係。

社工師呂勻琦她告訴學員,父母要能適當、適時地回應孩子,但回應不能只是敷衍;父母要適時提醒孩子,但又不能過度嘮叨,可以改變提醒的方式。(以下是她的論點)面對身體或心理有障礙的孩子,父母應該發展他健康的那一面,而不是把焦點放在不健康的那一點。用太極圖的概念來說,雖然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但陽中的陰只是一小點;父母應該著重在陽極,努力去發展它,讓陽極的面積擴大,縮小陰極的範圍。

對於兒童行為,她認為只有行為問題,沒有問題行為。兒童的行為,與家庭、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有關。要改變兒童的某些行為,父母要能學習有效的溝通,並隨時加以提醒。她說,一個「溝」字,有好幾道縱橫交錯的筆劃,表示父母子女間的交流是雙向的,不是大人說了就算;即使是對身心有障礙的孩子,也必須給予尊重。

同儕的力量是很大的,父母應該留意孩子的交往對象。有些人像螃蟹,有些人像雁子。螃蟹落在桶子裡會互扯後腿,最後都無法逃生;雁群卻會互相照顧|當牠們成隊飛行時,人字形中風阻最小的位置,通常會留給老弱。孩子們應該生活在一個有雁群精神的團體裡,互相幫助。孩子的行為通常是在磨練父母耐性,父母得抓緊原則,學習扮黑臉,不能一味大開善門,不然以後就很難教。

當世界不能改變時,人們就應該改變眼光或教養的態度|既然孩子有身心障礙是一個事實,就應該把對孩子的教養視為一項特殊任務。在這過程中,父母要學會減輕自己的壓力,同時也舒緩對孩子的壓力。此外,養育一個快樂的孩子,遠比教育一個會讀書的孩子更加重要。總之,改變是有可能的,就算外在的改變有限,內在的改變還是會持續;抱持「希望」,則是造成改變最重要的關鍵。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