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金門地區林業經營良窳深深影響未來整體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330
李縣長:金門地區林業經營良窳深深影響未來整體發展

李縣長:金門地區林業經營良窳深深影響未來整體發展

縣府昨日舉行金門十年行道樹更新計畫暨金門十年林業經營計畫簡報,縣長李炷烽強調,金門地區林業經營的良窳,深深影響金門未來整體的發展,美好的生態與環境,更是地區發展最有利的憑藉。

會議由縣長李炷烽主持,他表示,金門地區林業經營的良窳,深深影響金門未來整體的發展,長久以來,地區以觀光發展做為立縣主軸,美好的生態與環境,是地區發展最有利的憑藉,多年來,地方與中央均投入相當心力,也許短期間內還無法看到真正的績效,但十年、二十年後,大家走過的痕跡,必將留下不可抹滅的紀錄。他特別感謝農委會這三年來對地區積極的支持與協助,尤其是林務所在所長葉媚媚領導下,對地區環境綠美化盡心盡力、不眠不休的付出,這些付出必會為金門林業的發展奠定更深厚的基礎與契機。

稍後則由台大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李國忠、助理教授邱祈榮分別報告「十年行道樹更新計畫簡報」(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簡報)、「十年森林經營計畫簡報」。

關於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重要性主要有:完整的綠地與生態決策系統,具有重大的政策指標意義;可建立金門特色,做為金門道路綠地特色景觀規劃的準繩;金門永續生態發展的礎石。

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的計劃目的,在於配合金門經建發展、設施建設,提供建制生態島的綠色架構;配合道路建設建立行道樹系統與決策機制;建立生態綠廊道-活化生態架構與地方生態特色;兼顧用路需求與金門道路景觀特色保存;運用綠化植栽,提供寧適的綠意環境;找出原生生態特色、低維管、適合長期發展的行道樹。

該計畫執行重點計有:建立正確綠廊道系統目標;建立金門特色行道樹空間與景觀,標榜出金門觀光特色;建立綠廊道可長可久的生態體系;建立正確行道樹決策系統與更新檢討方法;建立行道樹選種名單與方法;建立行道樹決策機制與流程。

而目前金門行道樹所遇到的問題,包括:戰地政務解除後部分生態與綠化成果反而失去原有的特色;土地私有致林木紛紛遭到砍除;道路拓寬致行道樹更新或移除;觀光發展,大量土木工程設施影響行道樹生長;未通盤長遠考慮,建設成果較無次序;迅速發展致原有的整體感消失;與台灣同質化工法與建材,原有的空間特色與景觀消失;缺乏相關法令配套等等。

關於金門綠廊道應有的發展方向,建議注意綠廊道永續生態的發展、綠廊道整體環境課題、應關照多面向多層次的金門需求、建立金門行道樹種選種名單。

有關金門行道樹選種原則,也建議:篩除不適用植物、考慮植物生態適性、依景觀及時效性考量選擇喬木樹種、長效樹種、具地方生態特色、低維護管理原則。 林務局組長張彬表示,行道樹對人民及都市生活品質很重要,應盡早規劃,他肯定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將行車納入,也建議一併考慮自行車及都市計劃問題。關於十年林木經營計畫部分,他認為分區計畫要更落實,以利後續經營推動。

建設局長李增財表示,十年行道樹更新計畫是基礎調查,地區這幾年植栽樹木更迭,部分受建築師規劃所限,部分則因各鄉鎮、林務主官喜好不同導致。因此特別擬訂該計畫,以避免因個人意見一再產生變化;未來,將由林務所統合植栽及綠美化工作;李增財也認為,計畫中建議增加林務所景觀課,確有必要,但目前還無法落實;另外,提供就讀森林系的金門學子工讀機會,以培養地區相關人才,將請林務所研議。

金門國家公園副處長林義野表示,金門地區的林地覆蓋率很高,但每年逐漸減少中;為地區林業發展計,金門國家公園也有委託相關調查研究;關於劃設保安林建議,該處一定支持。

縣長李炷烽則指出,金門國家公園既重視生態環保,能否爭取更多的經費?他希望金門國家公園能有更具體的作為。

林義野說明,該處也爭取編列更多的經費,但遭營建署、內政部、立院一再刪減。

林務所長葉媚媚指出,地區行道樹面臨道路兩側私有地問題,商家往往會要求移走行道樹;其次,道路整建未能兼顧綠美化工作,行道樹常因整建受到破壞;因此,未來法制面及執行面如何改善克服,將是工作重點,她希望藉由該會徵詢各單位意見,以擬訂將來可據以推動的計畫。

研考室主任陳朝金表示,該二計畫涉及很多自治法規的研擬,要特別注意;未來行道樹全由林務所負責,但如林務所人力不足,應再加一控管機制;應加強基礎研究,林務所每年應列經費進行;相關人力是一大問題,建議計畫中也要列出需要的約聘僱人員數量;計畫中可切割部分,建議納入離島基金爭取預算,以利落實。

主計室主任黃景舜則認為,二計畫對金門未來永續環境具正面意義,若能由離島基金找到財源最好。

環保局課長楊建立表示,整體造林對空氣淨化有很大幫助;公地造林有部分經費可獲補助;行道樹的選擇,也要考慮落葉清掃問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