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求任何回報吳伯達愛在原鄉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465
字型大小:

出生金城小西門的鄉親吳伯達,最近將一生蒐集的四百多件古文物,捐贈給縣府典藏,對其不求任何回報、愛鄉奉獻的無私精神,縣長李炷烽昨日特別當面致贈感謝狀,並推崇吳伯達「雖然沒有很多錢,卻很有心」。

陪同前往拜會縣長李炷烽的文化局長李錫隆,也相當感謝、肯定吳伯達。文化局表示,吳伯達所捐贈的「青銅器、景泰藍、瓷器」等四百多件古文物收藏品,目前已運抵金門存放於山前庫,將立即著手登錄點收作業程序,並將進行鑑定、保險等後續事宜,也將成立固定的典藏空間及展覽場所來保管這批文物,讓這批深具歷史意涵的古文物,成為全金門人的資產,讓更多人參觀欣賞。文化局也期盼藉由吳伯達無私的奉獻義舉,帶動地區文物捐獻的風氣。

金門縣文化局計畫將這批古文物收藏於金門文化園區,也將規劃完善硬體建設與軟體設施,以彰顯這些古文物的歷史意涵。期使金門文化園區未來成為一處專業、精緻、文化、藝術、功能的展示活動場所,以落實蒐藏、研究、展示及教育解說之各項經營管理工作。

民國三十四年次的吳伯達,出生於金城鎮小西門,係崇文齋中國文物研究工作室負責人。他是金中復校後的第一屆學生,同班同學包括前金門縣長陳水在、前縣議會議長王水彰、前文化園區館長楊肅池:::。

因為家貧,吳伯達十八歲、高中尚未畢業即前往台灣唸軍校,並於民國六十二年考取軍訓教官,當了二十一年的教官後,轉到台灣省教育廳服務,先後擔任督學、台北縣政府督導、中原大學主任教官,民國八十三年以上校官階退伍。

因為喜歡古董,吳伯達開始收集古董文物,最早係由佛教文物著手收藏,後來也收藏瓷器。收藏品中也以佛教文物為大宗,青銅文物也不少。

之所以捨得把心愛的收藏品捐獻出來,吳伯達表示,原本想做古董生意,但六年前接觸佛法後,體悟到名利如浮雲,同時也深覺古董文物珍貴,而且屬於全民資產,因此,才會想到將這些收藏的古董文物捐給故鄉金門保存。

他強調,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何況這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本來就是全民的資產,供大家觀賞,比自己收藏在家中,要有意義得多。捐出多年的收藏品,吳伯達不求任何回報,只希望相關單位對這批古董文物能妥善保管。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