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刺桐花浪漫開滿樹火紅美得動人
明豔鮮妍能幾時?刺桐已著釉小蜂!子母五株浪漫開,今年花遜去年紅。五月是刺桐花的花季,民俗村內外共有五株刺桐,每一株都開了一樹的紅,謝了一地的紅。這些樹雖美,卻有了隱憂。
民俗村的百年刺桐,年年花季都讓人驚豔。民俗村的內外共有五株刺桐;據村中人表示,它們是有母子關係的。母株就在山后七十四號、七十五號兩棟古厝旁邊;其餘則是由母株繁殖而成的子株。有一株在大夫第(山后六十一號)旁,兩株在候車亭後面,還有一株距離民俗村較遠。其中,大夫第旁的刺桐因為根系拓展,已把樹下的石桌掀成傾斜;候車亭後的一株刺桐,主幹出現了大窟窿,被當成資源回收孔。
現在正當刺桐花季,一樹又一樹的大紅,美得令人感動(昨天一天,頻頻吸引許多臺灣媒體的注意);但若仔細留意,今年的刺桐,美麗的程度,其實是稍遜於往年的。民俗村的服務人員憑記憶做比較,認為去年的花期比今年更加美豔。
花開花落,一年一個循環;今年不夠美,也許明年會更美。不過,民俗村的刺桐卻出現了隱憂|因為已經被發現有刺桐釉小蜂的入侵。
刺桐釉小蜂是一種新昆蟲,二○○四年才獲命名。牠會讓刺桐屬的植物死亡。(︽金門日報︾曾於去年八月二十三日報導過)
去年八月以前,臺灣從北到南,已經有二萬株刺桐受害;那時,金門和連江兩縣尚未建立通報系統。去年八月下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森林保護組的人員曾到金門進行觀測;研究人員在當時曾說,金門已發現有刺桐釉小蜂入侵,雖沒有在民俗村裡發現,但若不能有效防治,遲早會蔓延到民俗村的刺桐,結果竟是一語成讖。
西元二○○三年六月,新加坡的刺桐遭到妾身未明的某種癭蜂危害;二○○四年三月,臺灣也遭到同樣的蟲害。這種蟲類經澳洲蜂類學者方強生(JohnLaSalle)博士鑑定後,確認為他預備要發表的新種昆蟲;後來,他將它命為「Quadrastichus erythrinaeKim」(刺桐釉小蜂)。
刺桐釉小蜂會讓刺桐嚴重受害|新生嫩枝、枝條、葉柄、葉脈、葉肉等部位的受害組織,會產生被覆狀蟲癭。每個蟲癭約為零點二到一點五公分大小。遭感染的刺桐屬植物,會有落葉現象;嚴重受到感染的植株,容易被其它昆蟲或真菌二次入侵,造成死亡。
刺桐釉小蜂會在卵期與幼蟲期危害刺桐等寄主植物。每隻雌蟲約可產四千多個卵。幼蟲會在物組織內成長並化為蛹。對刺桐釉小蜂的防治必須採綜合管理,可使用黏蟲板或益達胺藥劑,但對老樹的治療會就比較費事。
民俗村的刺桐感染刺桐釉小蜂一事,已經由金門國家公園證實;不過尚未採取噴藥等治療行為|去年冬天時,因為葉已落盡,要看今年的情況。
今年的花沒有去年好看,未必一定與刺桐釉小蜂有關;不過,刺桐釉小蜂既已在民俗村被發現,對這些百年刺桐將是一種威脅;對金門的觀光資源,同樣是一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