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抽查端節應景食品均符合標準
一年一度端午節將屆,挨家挨戶包粽子或上市場採購應景食品,而為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衛生局抽查糯米、鹼粽、肉粽、素粽、金針、蝦米等十件商品,檢驗結果都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合格過關。
端午節將屆,挨家挨戶包粽子或上市場採購應景食品,而為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並在購買相關產品時能有保障,衛生局特針對市面上綜子素材、配料等展開抽查。
衛生局表示,端午節將屆,想要DIY包粽子前,選購「粽葉」要當心!最近台東縣衛生局檢驗粽葉發現有業者販售添加「漂白劑」的粽葉。
衛生局也指出,高濃度的漂白劑會刺激呼吸道,嚴重時甚至會窒息死亡。過去亦有廠商以有毒的「氯化銅」處理粽葉,或在食品中添加硼砂,導致消費者不知不覺中造成慢性中毒,因此民眾在購買前應特別留意。
為讓消費者在食用端節食品時安心、放心,縣衛生局於端午節前,全面抽查糯米、鹼粽、肉粽、素粽、金針、蝦米等南北貨商品共計十件檢體,檢驗硼砂、過氧化氫、二氧化硫、總生菌數、大腸桿菌、大腸菌群等項目,檢驗結果都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衛生局並呼籲業者及消費者,切勿在粽子中添加「硼砂」;硼砂俗稱冰西,為非法添加物,用於食品雖可增加其Q度與彈性又有防腐效果,但進入人體易變成高分子硼酸聚積,不易排出,造成消化功能障礙,甚至引發肝臟、腎臟病變,對於重視口感的民眾若一定要使用添加物,可選擇替代品三偏磷酸鈉(用量以3g/kg以下),民眾可前往衛生局索取。
粽子為高熱量食品(1顆熱量相當於300~500大卡),油脂含量高且不易消化,對一般腸胃功能較弱的人或老年人不宜多吃。
衛生局也呼籲民眾,在端午佳節仍應維持均衡飲食,保握「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原則,為了健康應淺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