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走訪中山林雨中尋找金門自然生態之美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湖報導。
點閱率:382
字型大小:

雨中探索金門之美!由社區大學、烈嶼國中合辦之「走訪中心林|探索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計畫」,昨在雨中進行,計有一百餘人參加,內容豐富包括地質風貌、環境生態保育、植物、標本diy,學員興致不受天候影響,個個收穫頗豐。

由金門社區大學、烈嶼國中合辦之「走訪中山林|探索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計畫」,昨日舉行,天空下著雨,仍有一百餘位學員前往參與,學習興致不受雨天影響。

該活動昨假中山林舉行,包括地質風貌、環境生態保育、植物、標本diy等,首先由烈中校長吳啟騰、寧中小校長楊瑞松,針對中山林之歷史典故、由來、地質風貌及形成進行詳細的簡介。

另外由陳西村講解紅樹林自然生態,內容包括環境功能、教學功能、環境生態、分佈範圍、生長習性等內容,而陳秀竹也負責講解環境生態保育。

陳西村表示,金門紅樹林以浯江溪口潮間帶最具代表性,此處主要以海茄苳為主,數量大小植株計應可達萬株以上,另外金沙鎮浦邊亦有為數不少的海茄苳。另有長得較高為水筆仔。

依據林務所記錄,民國六十八年曾自台灣淡水河口引進栽植此處,故一般人皆認為金門水筆仔都來自淡水。其實九十年曾對金門紅樹林調查發現,在田浦出海口、小金門的后頭出海口、上林出海口及清遠湖出海口皆有水筆仔之蹤跡,有的植株比浯江溪口的還大,據悉應來自大陸,時間可達四、五十年以前即存在。

陳西村也表示,除此之外,在小金門的后頭及蓮池外之出水口發現老鼠竻、上林及清遠湖發現桐花樹,此二種並不產於台灣,故與大陸有相當的地緣關係。台南四草有人送地區二百株五梨跤,目前種於浯江溪口,生長效果相當好。

陳秀竹談及環境生態保育時表示,金門島嶼早期因為實行戰地政務,且長期受到軍管的限制,在各方面的發展相較於台灣有明顯的落後。但卻因為軍管的限制,減少了開發的壓力,環境也避免了污染,自然生態的資源因而被保留了下來。希望大家認識金門之美之後,能一起關心金門,並一同來推動環境保育工作。

結束上午的活動後,下午首先藉由介紹金門、栗喉蜂虎等影片觀賞,讓學員更能認識金門的人文風俗習慣及生長環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