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港埠建設李縣長宣示推動決心
縣長李炷烽昨日聽取金門縣港務處有關金門港埠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民國九十六年至一百年)簡報。他認為,金門未來的發展,對外交通相當重要,除了機場擴建改善外,空港和海港是列為優先的計畫。除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縣府也有決心要推動來做。
金門縣港務處這項簡報,昨日上午九時起在縣政府第一會議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交通部推動金門港建設執行小組委員郭石盾、邱永芳、黃清和、陳炳棠、張金機列席指導。縣府工務局、建設局、交通旅遊局、港務處、金城鎮公所、烈嶼鄉公所均派代表參加。
縣長李炷烽指出,金門未來的發展,對外交通相當重要,尤其是空港和海港是列為優先要做的計畫。雖然金門許多建設或有不及,但未來海空聯運和小三通擴大勢在必行,在國內陷入空轉同時,要找到一條出路,金門可以是平台。像小金門就沒有像樣的碼頭,目前使用算起來只能說是一凸堤,因此,如果中央財政不能負擔,在金門財政還可以,地方有決心來做。
他也指出,計畫重在務實,看廈門發展一日千里,在期待大陸開放福建省以外觀光客來金觀光同時,又每年至少有一百萬人次搭船參觀大膽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牆,只有中央給政策,金門建設和發展才能開步走。李炷烽也指出,金門處境的困難,難就難在中央對兩岸政策不明,在金門現階段發展大好契機,機會稍縱即逝,中央不能老是圍繞在先有雞或先有蛋的迷思,畢竟金門未來前途在大陸,金門也不能陷入兩岸的兩頭大象踩來踩去的泥淖中,否則問題將永遠存在。
李炷烽也認為,既然有些事情必需要做,中央就不能凡事泛政治化,唯有以前瞻、宏觀、務實態度,多投資金門,才能一勞永逸帶動金門整體發展。
交通部推動金門港建設執行小組委員郭石盾則指出,金門具有發展的潛力,應該以宏觀視野尋求發展,且不限於目前計畫。因為時代在變,唯有不限定發展計畫,以宏觀整體規劃,來分年實施,在金廈唇齒相依,金門未來商機在大陸,金門港如能朝多用途使用考量,一定能更繁榮發展。
與會多位委員也覺得考慮境外旅次、碼頭施工程序掌握、大小金門不能同時存在遊憩港;以及金門面對兩岸通航前提,要考量直航帶來的衝擊、把金廈整合在一起、硬體設備整合運用、注意區域排水、規劃與澎湖、馬祖、金門串成一線的藍色公路;以及在金門港無可取代的思考供需問題:::等。
交通旅遊局局長林振查也提出對計畫的許多建議,認為有些內容宜再做適度調整,以期能向交通部、經建會爭取經費補助更切題。
金門縣港務處處長張國土指出,「金門港埠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九十年中至九十四年)於九十年六月十四日奉行政院核定。各項建設計畫已陸續完成。而政府開放小三通、多項重大建設持續推動,致近年港埠運量顯著成長。金門港應進一步改善港埠設施,以因應兩岸通航及金門地區整體發展需求。
張國土並指出,交通部正辦理「台灣地區商港整體規劃(九十六年至一百年),為因應上位計畫研定之金門港發展定位、計畫運量,以及金門地區發展需求,「金門港埠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必須配合調整,擬定下一階段建設計畫呈報交通部轉行政院核定。他指出,金門港發展定位,將定位為金門對外及各島間之主要客貨運港口、兩岸小三通港口、促進金門地區觀光及經濟發展港口、金門各島間之海上交通港、觀光遊憩船隻靠泊基地、觀光及親水性港口。
而在料羅港區方面,將做為金門地區貨運之主要進出港口、軍方船艦、海關及海巡署等單位公務及補給船隻靠泊基地、金門地區海上施工船機停泊基地。在水頭港區方面,則做為兩岸旅客轉運主要港口、金門地區客運主要港口、大小金門客貨運航線停靠碼頭、促進金門地區觀光及經濟發展港口、提供金門地區觀光遊憩船隻靠泊發展用地。在九宮港區方面,則做為小金門貨運航線靠泊碼頭、大小金門間客運航線靠泊港口、促進小金門地區觀光及經濟發展港口、提供小金門地區觀光遊憩船靠泊發展用地。
張國土指出,金門港九十六至一百年發展計畫政府總投資經費計八十點七億元。經費籌措方面,交通部公務預算七十九億六百七十萬元;金門縣政府自籌款(已編列於九十五年度)一億六千五百五十萬元;金門縣政府相關單位配合籌措一億三千三百七十萬元。
金門縣港務處指出,金門地區之產業發展須賴政府長期施以重大政策,為建立金門地區可資永續發展環境,金門港必須採供給導向持續建設以改善客貨服務品質及因應兩岸通航需求,以優質港埠經營環境吸引民間廠商進駐開發,進而帶動金門地區整體產經繁榮發展。而持續投資建設金門地區港埠設施實有必要性。依交通部上位計畫研定之金門港運量,中遠程發展似較為保守。本計畫已提出修訂建議,在貨運量之差異影響基本上較小,但必須注意近年貨運實績低於預測值之現象;客運量方面有較大之預期落差,連帶將影響九宮港區之客運發展。有關本計畫研擬之金門港區配置及開發計畫,並請金門縣政府核示。水頭港區之區外排水系統、九宮港區之聯外道路系統,也建請由縣府相關單位配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