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選民對代表和里長當選人有祝福有期許
金沙鎮第九屆鎮民代表暨里長選舉昨天進行投票。許多選民在投票時,對當選者提出了一些期望,例如:推動書香社區,薪傳民俗文化,打造綠色隧道::::。他們希望當選人要做對的事,並對自己的競選承諾要能說到做到。以下是各里選民的一些期望。
浦山里:在浦邊村,四十六歲的陳文嘉陪同八十三歲的陳能為,到浦山里公所參加投票。陳文嘉是一位長人。問他身高多少;他的回應是「香港回歸!」|香港於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因此身高是一百九十七公分。
對陳文嘉而言,出來參選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說到做到;不要當選後就忘了選前的承諾。陳文嘉因為身高很高,走到那裡都很醒目。他俏皮地說:我又不是李泰安或羅文嘉,幹嘛訪問我?
在這一里的選民中,一位抱著「幼幼」的年輕媽媽認為,一里之長或一鎮的代表,要多推動一些文娛活動,讓地方活絡起來。
一位七十八歲的老人家希望當選人好好整建一下洋山的溝渠。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只要下一場大雨,水溝就會不通,田裡、厝裡,都會淹水。
三十九歲的林姓水電工建議多設一些兒童遊戲場。池塘邊要有圍籬,避免發生危險。
昨天上午八點半,浦山里投開票所的人潮進入高峰期。投票的人排成一條人龍,大部分是灰髮、白髮,還拿著拐杖。
何斗里:在斗門村,四十歲的媽媽帶著二十五歲的女兒去投票。黃媽媽希望當選人要協調人力,協助里中的婚喪喜慶。對小民百姓而言,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生病時,危急之間,卻沒有機位可以後送;或是霧季時,沒有機位可往返。她希望當選者要能折衝其間,不斷提醒政府解決民間真正的需要。
五十七歲的蔡其民希望當選者推動社區活動中心的興建,為老人多辦一些聯誼活動。
七十六歲的陳心甫希望當選者要為高坑做好兩條路,讓村中辦熱鬧時,有路可走|一條是榕樹下到新鋪的路;一條是祖厝到黑油路。
在斗門里,進出投票的車輛很多,一隻沒選好時機出門的蛤蟆,被壓遍在地。金門選舉向來平靜,但何斗里曾出現過幽靈人口和撕毀選票的事,民眾希望這次選舉,蛤蟆之死,是最大的意外,不要再有節外生枝的事。
光前里:在陽翟的光前里公所,義警張世居攙扶著行動不便的老人入內領票。金沙消防分隊隊員、金沙鎮選委會都巡邏至此。一時間,工作人員得比選民的人數多而熱鬧。
陽翟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陳篤龍希望當選者能多用點力,推動社區圖書室的建設。在社區文化方面,例如社區刊物的發行,社區文物史蹟的整理、調查,陽翟已經起步,希望當選者也能把力量放在這裡。此外,陽翟對活動中心是有需求的,希望當選者努力於此。
三山里:在碧山村,三山里公所的無障設施積水了,老人家扶著欄杆,為了不踏到水洼,險象環生。里民鄭根本把社會課長陳淮任找來,請他把積水掃除。
一位三十七歲的梁姓民眾抱怨三山里的聯外道路一再延宕;希望當選者要好好為民喉舌,催促一下當局。此外,碧山到山西之間,有路燈卻不放電,希望當選者把居民的不便表達清楚。
四十六歲的里民鄭根本認為,里長和代表普遍有素質不佳的情形。他認為政府應該把這兩個角色改為官派,以增加執行地方事務的效率。他認為,里長和代表們,通常是只會做人,但未必會做事,連好的建議都沒有能力提出,在制度上已經出現問題。
大洋里:在大洋里公所,選務人員中,黃金財和陳媛珍是一對情侶;他們認為,選舉和選對象的相同之處,就是要選擇可信、可靠的人,以免悔恨不及。黃金財任職酒廠、陳媛珍是護理人員,兩人參與選務是近年來的事。黃金財第一次在何斗里參與選務時,就曾碰到撕毀選票的事故。
大洋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吳天財認為,參加選舉的人,對於如何建設地方,要事先就有一個腹案;當選後要努力爭取,實現藍圖;不要把里長或代表當成領薪水的職務。
他希望當選者要多關懷老人,推動學齡前幼兒的教育;興建社區圖書室、育樂場所;辦理電腦教學。
官澳里:在官澳里公所,二十六歲的李憶嵐希望當選者推動綠色隧道,努力讓道路兩旁的行道樹回復過去的樣子。
六十五歲的楊炳祥期許當選者在提供服務時,不要看人大小眼,資源的分配要公平。
一位張姓男士則希望當選者能出面協調,好好整理草刺叢生的空地,美化村容。
西園里:在西園村,一位葉姓里民希望當選者在三節時要帶頭舉辦一些活動,藉以薪傳及發揚民俗文化。對低收入戶等弱勢家庭,要能出面募款或代為向社會福利機構申請所需的救濟。
六十五歲的黃美木希望當選者要正視年輕人待業的問題;必須不斷提醒政府,提供就業輔導或職業訓練,為年輕人找出路|不管是養魚、養蝦、養牛、養羊,或推動海上活動。
六十來歲的蔡姓老婦人希望當選者推動老人休閒中心的興建,讓老人有聊天、聯誼的去處。她還希望在西園村口裝一條減速墊,提醒駕駛人注意行人安全,但不要像浯坑一樣,一小段路裝了好幾條。
汶沙里:在汶沙里投開票所,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張泗川因病開刀,身上還懸著造口(人工肛門)但仍在孫媳的接送下,前往投票。
汶沙里的選民張雙佳(安瀾國小教師),希望里長和鎮代表的當選人,要多關注社區發展的推動。沙美老街的整治及各處路況的改善,都應該多用心力去推動;更重要的還有社區文化及讀書風氣的提倡。 中興街張炳順認為,沙美地區需要里長和代表們多用心,協調整頓,包括重要通路的修繕。
忠孝新村的住戶蔡珊珊(述美國小教師)認為,當選里長或代表的人,該盡的言責,該做的事,都要努力去說、去做。地方上的意見和需求固然很多,但就里長和代表而言,應該選對的事,做對的事。凡事要走在民眾的前面,而不是一味迎合一些似是而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