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金門水資源永續發展之根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金城報導。
點閱率:410
字型大小:

縣府昨日假自來水廠進行「金門地區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劃設」研商會議,由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主持,李炷烽表示,離島水資源的保護開發,是永續發展應重視的課題與根本,但該政策的實施需先有共識,尤其推動離農離牧更應如此,因此,如何化解部分民眾阻礙,取得支持,相當重要。

副縣長楊忠全表示,這是配合永續經營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案。

據瞭解,縣府自來水廠委託開群實業有限公司進行「金門地區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劃設計畫」。為何要劃設金門地區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自來水廠廠長翁自保指出,金門湖庫受上游生活污水、畜牧廢水、農地沖刷及工廠廢水排放等污染,各湖庫水源TOC(總有機碳)值明顯偏高,優養化日益嚴重。金門湖庫為金門地區重要飲用水源,基於保護水源之責任,自來水廠依自來水法第十一條之規定,「自來水事業對其水源之保護,除依水利法之規定向水利主管機關申請辦理外,得視事實需要,申請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劃定公布水質水量保護區」。

負責規劃的開群實業有限公司說明劃設構想及計畫內涵。希望藉由自來水水源保護區之劃設,據以執行相關管制,提昇水質,瞭解集水區內污染源及特性,以利未來有效掌握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之各項污染源。

關於保護區劃設基於分級分區考量、以全集水區為原則,再除去對水質無影響之區域。

保護區劃設方案研擬計有:方案一|維持現狀,不劃設保護區,優點為對社會經濟均不致造成影響衝擊,缺點為對水質改善無助益,無法解決目前金門所面臨之水質惡化影響;方案二|以各湖庫最鄰近該水域之環湖道路中心線以內地區及淹沒區(同環保局劃設之飲用水水質保護區),優點為劃設面積小,對未來開發影響小,保護區內無住宅、畜牧業、農作區等,對民眾衝擊較小,可防止直接對湖庫水體污染之行為,缺點為對污染預防成效有限;方案三|分級分區,考量土地利用合理化、水資源生態平衡,依技術原則分為限制發展區、條件發展區及容許發展區,優點為土地利用及發展較不受限,水污染預防能依污染特性進行,較具彈性,居民活動受限程度減低,接受度較高;方案四|以水質保護及改善為主,全集水區劃設,優點為依法禁止污染行為,確保集水區內水質不受污染,缺點為不符合國土限制發展中之「安全最小標準」原則,干擾民眾權益,保護面積過大,經營不易。規劃單位建議依各湖庫特性綜合各方案理念分別研擬,優點為符合可行回饋補償機制,考量安全最小標準,分階進行分級分區劃設,缺點為仍局部限制土地利用。

規劃單位也說明保護區劃設影響評估及回饋補償措施。有關配套措施及替代方案,在配套措施部分,保護區劃設是以管理方式對集水區內之污染行為進行管制,主要為污染預防之作業,配套措施除回饋補償作業之執行外,可配合其他工程或政策進行,達到水質預防管理及改善現況之目的,其他配套措施政策包括離農、離牧及工程改善或修建;替代方案部分,保護區無法劃設,或因劃設後水質改善狀況尚不能符合標準時,斟酌現地狀況及污染特性,建議執行離農、離牧、非點源污染控制及污水下水道建設。

建設局長李增財指出,該規劃報告引用的數據都是過去的資料,不是實際測的,可能有誤失。他也對規劃中的假設提出質疑,建議在劃設前應針對某湖庫進行長期的單點觀測,以免造成政策擬訂上的誤判。他也說台灣引用水標準係參照日本,而日本的標準是世界最嚴苛,金門面積更小,如果也比照台灣標準,將會嚴重影響地區各項發展。

與會的工務局、環保局、建設局與農林相關單位、地政局、各鄉鎮公所、金門國家公園、縣農會、金防部人員也針對規劃案內容及後續推動問題提出意見。

國家公園金門管理處代表指出,保護區劃設很重要,該處會全力配合。縣農會總幹事黃永堆肯定自來水廠對提昇地區水質的用心,但認為若要劃設水質保護區,應與農友充份溝通,俾讓農友瞭解,取得支持。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