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載》文化新篇‧豐華升騰
──金門縣文化局兩週年局慶抒感◎◎
睥睨一切、顧盼自雄的拿破崙,遠征埃及,在抵達古代七大奇景之一的古夫金字塔時,對此一宏偉古建築讚歎不已,他特別召集軍隊說:「兄弟們,四千年的歷史正俯視著你們!」這一幕場景,深深的震撼了我個人,不啻深烙在我個人的心海深處,個人也常常將之引述來與推動文化建設的文化同儕們共勉。
七月一日適逢金門縣文化局改制升格兩週年的日子,個人在局慶的前夕,還是願意再一次的重述此一歷史場景來和同仁們分享,殷盼大家藉之領略一下古人的智慧和成就,並以敬恭桑梓的態度,替文化建設奠定亙久的基石,就宛如高達一百三十七公尺,由二百三十萬塊石灰岩和花崗岩,平均每塊重達兩噸的石塊所組成的巍峨高聳的古夫金字塔一樣,千百年過往了卻仍然能留存下來,成為偉大的世界遺產地景,並且在千百年之後,依然有子民瞻仰它、敬慕它。
兩年前,李縣長為進一步落實「文化金門」的施政理念,特別將文化中心改制升格為文化局,這不但是文化建設進程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金門文化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光輝印記。
當然,文化局的成立,也宣告了文化建設新局面的來臨。文化局同仁,秉持著歷史的使命感和無可阻擋的責任感,以為金門打拚的精神,依循「金門文化政策白皮書」所揭示的指標和願景,向下厚植深耕,向上挺立延伸,在穩健中變革,在創新中成長,全情投入,精彩演繹。
為了遠大堅定的願景,文化局並且訂了「文化紮根」和「弘揚文化」兩大施政主軸,同時擘劃了近程的播種耕耘期(培基固本)、中程的灌溉發芽期(傳佈弘揚)、遠程的成果驗收期(碩果顯現)的十年期推動計畫,亦步亦趨的循序推動,並且逐一將各項承諾精彩實現。
這兩年來,為了讓金門的文化更有味,文化局並不侷限於等因奉可,而是持續的創新、躍昇,它一方面不停的舉辦多元豐富的藝文活動,著著實實的讓金門文化動了起來,一檔接一檔的展演活動,也確實讓大眾感受到了文化的氛圍;另一方面,也以「爭一時,敬一世」的態度,積極的構築效能藍圖,弘揚金門文化,讓金門走向世界,讓世界聽見金門的聲音,讓世界典藏金門文化。
檢視這兩年來的成績單,儘管還稱不上漪歟盛哉,但還是端出不少珍饈美味,尤其是來自文建會和各縣市文化局的謬賞,更令我們深受鼓舞,以下所臚列的是較重要的幾項成果:
一、金門文化藝術節,連續辦了兩年,去年以最少的經費,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活動,獲得網路投票,全國票選第一名的殊榮。
二、平均每個月都出版二到三本的文史叢書,各縣市文化局難望項背,而且,出書出到得獎,像「來金門作客」、「阿金的菜刀」都先後獲得新聞局的優良讀物獎推介,甚至還獲推荐遠赴義大利波隆那參加國際書展,這在各縣市是絕無僅有的紀錄。
三、除了文史叢書陸續上網E點通以外,文化局也首開全國縣市之先河,將縣誌典藏數位化,並將文史叢書電子化,讓海內外都可輕鬆上網瀏覽金門極重要的文獻資料。
四、文化局也因為推動文化績效的表現,而受邀遠赴德國柏林參加「國際文學節」,宣揚金門文化,這也是空前絕後的歷史紀錄。
五、重視歷史建築的登錄和古蹟的維護整修,不獨冠居全國,而且在新版文資法頒布後,很多相關子法的策訂、修訂、金門所訂的草案,常被當成範本引用哩!
六、皇皇巨構「金門文學叢刊」三十巨冊,磅礡出版問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除外,像鄉僑「黃東平大全集」十巨冊的印行、「文化年鑑」的出版、「金門文藝」雙月刊的創辦、「金門文藝研習營」的開辦、「浯島文學獎」的舉辦、兩岸三地「閩南學術研討會」的舉行、兩岸四地(連香港)書畫名家「彩繪金門行」的轟動舉辦,以及「浯島社會研究叢刊系列」、「金門文史叢刊系列」、「金門鄉賢人物列傳系列」、「金門古籍新譯新注叢刊系列」四大套叢書陸續問世,也都是文化局近兩年來足可對天一表的成效。
「肯定,讓我們更具信心;分享,讓榮耀更有價值」,兩年來,文化局終於不負所託,完成了階段性的文化任務,就像是金字塔一樣奠下深厚的礎石,但是文化工作是必須潛移默化的,必須長期耕耘的,我們不會以此自滿。
兩年,就歷史的長河而言,衹是微渺的一粟而已,文化局未來還有長路要走,在今後的日子裡,依然會朝向「深、廣、遠、大」的文化建設目標挺進,一如金字塔的拓建,不過,確信它仍然會在每一個階段結碩果,寫新篇的!
︿本文作者現任金門縣文化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