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民族風華逛一趟金城展場也能體會

邊疆民族風華逛一趟金城展場也能體會
蒙古可不是只有「蒙古包」與「蒙古大夫」,現在不用千里迢迢到大漠,只要走一遭金城鎮公所的七樓展場,就可以欣賞到蒙古的文化與風情,體會邊疆民族的風華。
由行政院蒙藏委員會與金門縣政府主辦的蒙藏文物展,昨日首度跨海金門展出,並於上午十時在金城鎮公所大樓前廣場揭幕,由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蒙藏委員會委員陳式武、金門縣長李炷烽、金城鎮長蔡輝詩等共同剪綵,揭開蒙藏文物首度與金門人的約會。
李炷烽在致詞時表示,這次是個難得的聚會,對於行政院蒙藏委員會將這項展覽移師金門表示肯定,他說,過去台灣是中華民國時,蒙藏委員會相當重要,有其光輝的歷史,隨著政局與時局的改變,蒙藏委員會與僑委會的存廢引起討論,但他認為,兩者都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且角色與地位重要性未曾稍減。
李炷烽也提到,他最近閱讀泉州日報,得知大陸當局將支援二十多位老師給海外僑社,提供中華文化的傳承大業,反觀台灣,相關預算不斷減少,其實僑社們都相當需要相關師資的挹注,最後李炷烽也強調,金門支持中華民國的心不會改變,也同樣支持蒙藏委員會。
顏忠誠表示,金門位在中國大陸的東南沿海,蒙古和西藏則是遙遠北方和西方的民族,蒙藏文物展在金門展出,提供地方民眾認識了解蒙藏文化,進而和睦相處,讓多元社會更見祥和。
陳式武也說,蒙藏的風情與漢人文化大不同,所以近年來該會舉辦一系列相關展覽介紹,希望能突破距離,藉藝文活動讓民眾得以接觸瞭解,進而尊重關懷,豐富文化內涵,培養對不同文化的接納;此次展覽,讓他們感受到金門地區民眾的熱情,未來有機會還會在移師舉辦相關展覽。
為了使金門民眾更貼切認識蒙藏文化,文物展之前並有蒙古演唱家圖孟的歌唱、八雅樂先生表演薩滿舞、楊嘉銘博士馬頭琴演奏、金門縣文化局民族舞蹈班表演蒙古舞,並有蒙古奶茶品嚐,現場充滿草原風情。
其中金門縣文化局民族舞蹈班的蒙古舞表演精湛,很難想像原來他們只練習了三個晚上,就有如此成績,許多學員在開心之餘,也表示其實都是現學現賣,好在有老師的督促指導,過程雖然辛苦,不過可以得到民眾的肯定,一切都相當值得。
蒙藏文物展,展出蒙古和西藏民族生活文物、傳統樂器、藏傳佛教文物、藏戲面具等,並搭配攝影作品,包括唐卡、經轉輪、藏曆、藏式帳篷、服飾等,都是在金門首見,吸引相當多民眾欣賞。
此外,金門縣文化局在昨日下午二時也舉辦一場「漫談蒙藏風俗」專題演講。
協辦展覽的金門縣文化局表示,地方民眾一般對蒙藏文化認識有限,也產生誤解,事實上蒙古和西藏都有獨具一格的文化,蒙藏文物展將在金城鎮公所七樓展出到七月十五日,歡迎民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