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水頭古厝洋樓各擁風華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專訪報導。
點閱率:628
水頭古厝洋樓各擁風華

水頭古厝洋樓各擁風華

走訪水頭,就如閱讀歷史一般,漫步於水頭社區巷弄中,總會不經意地讓人驚喜,偶而也會有種時空錯亂的迷惘,不知究竟身在何處。

水頭的古厝、洋樓民宿,有種讓人驚豔、迷亂的風情。由金城鎮前水頭社區經營的六棟民宿中,「城堡星樓」、「官甄竹」就讓人印象深刻。

即使忙於問政,統籌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運作的縣議員許華玉,就像母親照顧孩子,每天都會抽空,前往各棟民宿,巡視這些由她一一打點布置的特色建築。在傳統閩南古厝、西式洋樓建築中穿梭,內心也隨著建物的不同而有了不一樣的心情轉換。

「城堡星樓」舊名「城堡樓情」,該棟洋樓係於民國二十三年由黃廷宙所建,以「泉州白」為主要石材,上砌紅磚、紅板瓦、仰合瓦,地鋪六寸磚、尺二磚,以蠣殼灰加麻絨為黏著劑。墻堵密閉厚實,防禦措施堅實,大厝的前護龍有九公尺高的槍樓,後護龍有閣樓,可通槍樓。

該槍樓是得月樓外,水頭另一座著名的槍樓,據鄉人表示,這座槍樓的興建,源於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十二年)的一場綁架勒贖案。當年在印尼經商致富的黃廷宙,被人稱為「半山富」,內地強盜將他鎖定為勒贖對象,將他的兒子、胞姪及同村居民共四人綁往內地。案發後的第二年,黃廷宙就斥資在二落大厝的住家加蓋了這座槍樓,四周遍布了二十七個槍眼,二樓幾處槍眼還可以直接對準從大門入侵的強盜,大門則設置三道門板,分別為鐵條板、厚木板、石樁,充分反映了當時不安的社會現況,也紀錄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

遇到天氣好,遊客往往會攀上槍樓,觀星象,吹晚風,因此,又取名為「城堡星樓」。槍樓頂的窗口,都用鐵板封死,只留下一個個僅供槍支出入的小孔,成為保鄉護土、觀山看海的天眼。

繁華,只能留予後人說,在一個失序的邊陲島鄉,富貴,彷彿變成一種災厄的圖騰。

民宿中還有傳統式的大「灶腳」,目前水頭社區經營的六棟民宿房客早餐,就是在這裡烹煮。灰白色筆直的煙囪,增添幾分古早味,炊煮出的是一頓頓的陳年往事。

另外一棟「官甄竹」民宿,是古樸的一落四櫸頭閩南建築,由金門船王黃俊之兄黃濟建於清乾隆年間。黃濟是金水黃長房小宗派下,黃濟排行老二,黃俊排行老三。

該棟一落四櫸頭古厝樸實無華,據瞭解,原為二落大厝,後來後落及廂房穨毀,因此,檢拾舊料蓋了前面的四櫸頭及門牆,並依寸白「前低後高」原則興築,所以,現在的門牆較為低矮。

大廳與房間隔板屋架上方,可見「官甄竹」的樁牆,建物側牆以「出磚入石」砌成,櫸頭牆堵則為「人字石砌」,用料十分經濟。堂屏後方是直貫左右的狹長空間,正屋側面的山牆以「出石入磚」砌成,鳥踏線以上的瓦礫殘片疊砌連接圓脊,顯現昔日造屋的艱難及美感。水頭的古厝洋樓、各式屋宇,讓恬靜的水頭村添上歲月的顏色,而一段段的鄉人傳奇、落番故事,則為貧瘠的島鄉豐富生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