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舊辦公大樓改建迫在眉睫

縣府舊辦公大樓改建迫在眉睫
哇!掉下來了!金門縣政府舊辦公大樓出入頻繁的門戶,三日晚間發生磁磚掉落意外,由於係屬下班時間,無人辦公和進出,因此未有意外發生。縣府值班人員和警衛也緊急拉起封鎖、警示線,提醒洽公民眾和員工上班時應改道,以免釀生危險。
這起磁磚掉落意外,係發生在三日晚間八點半左右,位在縣政府舊辦公大樓正面的門戶,貼有「金門縣政府」幾個大字的左側一整片磁磚,突然掉落下來,巨大聲響引起值班和警衛人員關切,經查看、檢視後,值班人員決定連夜拉起封鎖、警示線,以免隔天一大早員工上班打卡或進出經過時,有危險之虞。
這整片磁磚的掉落,經縣府人員查看、檢視,研判係在施工時水泥接合面未確實,以致時間久了就掉落下來。縣府已立即檢視和將作修補,以維門面觀瞻和安全。
根據了解,金門縣政府有鑑於舊辦公大樓興建啟用至今已有三十八年之久,在早年係都採用海砂關係,牆壁到處有壁癌現象,每逢雨季來臨牆壁滲水嚴重,安全堪慮,不僅影響員工工作品質,並有礙整體視覺觀瞻。因此,有意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來就地改建或覓地新建。
金門縣政府行政室指出,縣政府舊辦公大樓係於民國五十七年竣工啟用,迄今已有三十八載歲月,由於早年建築皆用海砂之關係,因此牆壁到處有壁癌現象,每逢雨季來臨牆壁滲水嚴重,安全堪慮,不僅影響員工工作品質,並有礙整體視覺觀瞻。
行政室並指出,金門縣政府由於組織擴編,各項業務量急速增加,人員伴隨大幅成長,況且隨著電子化政府的來臨,個人辦公空間相對擴大,因此造成辦公處所明顯不足,各局(室)辦公處所分散、不齊,缺乏整體性,有礙整體公務流程動線,停車空間明顯不足,民眾洽公迭有怨言。
行政室指出,另鑑於文明社會應對身心障礙者之尊重與照顧,必須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相關規定,規劃設置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用之設施及設備,但礙於金門縣政府各棟大樓均屬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前興建之舊建築,因此建築物構造或設備均受限制,因此無法做完善之處置,雖已提具替代改善措施,實不盡理想,終非長久之計。倘能新(改)建辦公大樓,對身心障礙者,無障礙空間之設置,自可併入規劃、設計考量,獲得實質解決,並樹立典範,免除東施效顰之例。
行政室指出,基於以上三點,新(改)建辦公大樓,實有必要,應行考量者,在商討研究另行覓地興建或就地改建及如何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預算等諸項問題。在覓地興建之優點方面,包括:有利整體空間作完善規劃設計;縣政公務正常運作,不影響各項業務遂行;舊有建築物或建地可另行規劃使用或處分生財;覓地興建之缺點:新址啟用後,舊址諸多可用設備、文書、檔案必須拆遷,不僅耗費人力,並有壞損公物之虞,部份固定之資訊管線設備亦因此棄置,造成浪費。舊址在縣民心中有一定程度之歷史背景及印象,一時改變新址,縣民往來洽公,短期間可能造成不便。新址必須考量地點、空間、交通及週邊環境、設施之適宜,覓地不易,費事、費時,延宕期程。
至於就地改建之優點方面,包括:金門縣政府八十二年完工之辦公大樓(五樓一棟),結構及各項軟硬體設施尚屬完備,可配合擬增建之大樓做整體規劃、設計使用,節省公帑;並節省覓地期程,掌握時效爭取中央經費補助。而就地改建之缺點:部份大樓拆除施工,人員辦公需另覓場所,影響整體公務動線,亦不便縣民洽公;施工環境(如噪音、空氣污染)、交通動線,可能影響員工安全及工作品質。
金門縣政府先前為就地改建或覓地新建辦公大樓曾召開初步研討會議,主任秘書翁廷為就表示,金門縣政府為縣政中心,具有其歷史沿革和背景,另外覓地新建不但費時和延宕期程,對於原有建築也將形同浪費掉,但改建或覓地新建一定要去做,縣府將成立一個推動小組,召集相關局室派員參與研討,希望在今年進行地質鑽探或比圖、找建築師動作。而就地改建為首要方向,縣政府將朝此方向推動,並希望相關部門蒐集資料,以供後續規劃參考。
由於金門縣政府屬二級機關,按照中央補助縣市興建聯合辦公大樓辦法規定,補助百分之五十,補助上限為十億元。但在中央財政困難前提下,縣府將做好效益評估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