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精義》李永展:就是三生一體
永續發展是現代社會推動建設的主要精神,更是中央政府決定補助與否的一大關鍵,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李永展日前來金參訪,他表示,「三生一體」就是永續發展的精義;對於金門的觀光發展,他則提出「加質、減量、加值」的建議。
李永展認為,「永續發展」,簡言之,就是「三生一體」,亦即將生態、生活、生產變成一種制度層面的運作,透過財務、法令、制度予以落實,如果不能如此,「永續發展」就會變成「永遠繼續等著發展」。
李永展指出,永續發展的意涵,不是一個簡單的關係,一般人所想像的永續發展,以為只是生態、生活、生產三者間的均衡關係,其實生態包含的面向大於生活、生產。例如環境不保,造成家破人亡,還侈言社會公平、生產效率,無異緣木求魚,而這「三生」,如果沒有制度面(體制面)的配合,也只是嘴巴說說,因此,經建會提出永續發展的要領,希望藉此建立制度。
李永展說,人來自於大自然、大地,要由以人為主的社區營造,擴大到所有的社區,成為永續發展的社區。
如何將永續理想落實到社區?他透過幾個面向分享永續理想的實踐。一是人車分離、相容的混合使用,因為人車分離,行人可以悠遊於街道中,因此,德國的商店招牌體積不大,都是藝術品,但台灣因為人車爭道,開車居多,為方便開車族看得清楚,招牌都作得很大,也喪失店招之美。
匈牙利,所得較台灣低,但公共建築很有特色,他們用普通的馬賽克做壁畫,但因為有心,一樣讓人驚豔;羅馬尼亞的鐵窗,也可以發揮創意,作得很漂亮。李永展提醒要以人為主、塑造自己的特色,而這也是離島建設的重點;另外,有效的大眾運輸,也是進步城市的象徵,獨特的大眾運輸,更可以將它設計成一大賣點,變成生態旅遊的一部分。
李永展認為金門地區的碉堡、雷區、軌條砦,都可做為生態旅遊的景點,對於大、二膽的開發,他建議不要讓遊客在島上過夜,可朝「加質、減量、加值」的方向努力,強化旅遊內涵、深度,減少對數量的盲目追求,就可增進旅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