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女兒入籍金門老爸風波祿祿
一個女兒,有雙重國籍;一個「祿」字,有三種寫法|金沙鎮官嶼里官澳村的楊增祿,為了讓女兒從美國入籍金門,意外發現自己的名字裡的祿字,居然在身分資料上,出現了三種寫法。
楊增祿與妻子王有蘋所生的女兒楊惟茵,是在美國產下的;依當地的法律,出生後即可擁有美國的國籍。
女兒接回臺灣之後,楊增祿左思右想,決定還是讓寶貝女兒設籍在自己的出生地|金門;而非定居地|臺北巿。
沒想到,一個思鄉念土的情懷,卻是大費周章的開始。楊惟茵要由美國入籍金門,先要由境管局(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行文給金門縣警察局,再由楊家拿著警察局接到的文書到金沙鎮戶政事務所辦理相關手續。
楊家在申辦時,問題就來了|楊增祿身分證上的祿字的左偏旁並非「示」字旁,而是「衣」字旁,與戶籍資料不同;被戶政所的人員認為它們不是同一個字,必須更正,否則無法辦理。
楊家只好申請查詢楊增祿自出生以來的戶籍資料手抄本,結果發現是在民國某一年,戶政人員在謄寫時,把「示」字旁的祿字,誤寫為「衣」字旁的祿。
大費周章之後,楊家原以為事情可以解決了;不過,一波方平,一波又起。金沙戶政事務所又以戶籍資料上的「祿」字偏旁是「楷書」的偏旁「 」|寫成了「祿」,並不是境管局文書上用明體字打出的「示」字偏旁|寫成祿。金沙戶政所又說成兩個字是不一樣的,必須請境管局更正。
一個祿字偏旁,多一點也不行,寫成對稱也不行!楊家快忍不住了,也幾乎要放棄了;還好戶政事務所最後決定自己與境管局對話,進行變更。
如今,楊惟茵已經和父親一樣,做了金門人。不過,這個祿字所引發的風波,卻讓楊家以外的親友們覺得公門畢竟還是公門,承辦人員不知道是學問太好還是常識太差?若說是精確核實,卻教人不敢恭維,但總不會是吹毛求疵或故意刁難吧|畢竟,楊家的大家長可是遍地桃李,備受尊敬的退休老師;又是長青會的理事長。
其實,打開教育部的異體字典,在「示」字部(八畫),可以找到祿的正體字,連同二十個異體字;也就是說,祿字連正體字在內,可以有二十一種寫法;而且不能說它們是錯,只是俗寫的不同。
碰到正體字與異體字的情況,戶政事務所似乎應該要有更聰明靈活的態度,信守專業之外,不要有讓人被刁難的感覺;何況,出現異文的源頭,就出在戶政系統自己身上。
楊增祿是留美的碩士,他的太太王有蘋也是;一個是銀行的資訊部門副理,一個任職於外商公司。楊增祿是一個勤懇踏實,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甚至連上山、下海、燒飯、洗衣都不比女性差的好男人。幾年前,他處於人生的低潮期,決定放棄已經上手的一份好工作,出國留學。在準備期間,他與王有蘋相遇;王有蘋用愛情拯救了他日益消沈的靈魂。
當年,王有蘋原本是要去英國留學,楊增祿的目的是美國;一段剛剛萌生的感情,原本有回歸寂然的可能。不過,王有蘋決定為他轉向;他的人生也因此改變。
兩人在美國唸書時,路途遙隔而不為阻,相知相惜。學成返國之後,重新找工作,結婚,並選在相戀的國度,產下愛的結晶。
楊增祿在美國唸書時,與同學所做的研究成果,曾經上了當地的報紙。返國之後,美國的指導教授還特地到金門來拜訪楊增祿的故鄉,並在他的母校,進行了一場演講,由王有蘋口譯。
那位美國教授對華人學生充滿了好感;他認為,美國的家長們,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精神,還是要學著點,否則有損國力。
變回金門人的楊惟茵寶寶,這幾天回到金門,被眾親友包圍,成了掌上明珠。楊增祿的祿字,也成了飲茶配土豆的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