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文物捐給文化局

百年古文物捐給文化局
榜林村民方聯武昆仲整建祖厝,意外發現先人遺留下來的一批清朝光緒年間五品頂戴提督所發給的「功牌狀」,以及民國三年由福建國稅廳籌備處發給的「契單」。方聯武昆仲昨日將這些古文物捐交予文化局珍藏,讓這些歷史文物得以保存傳承下去。
文化局長李錫隆昨日親自登門了解方聯武昆仲所捐出的三張清朝光緒二十六年及二十七年年間,由五品頂戴提督所發給的「功牌狀」,以及一張於民國三年由福建國稅廳籌備處發給的「契單」。雖然存放時間久遠,但「功牌狀」以及「契單」上記載的文字內容還清晰可見,只是遭蟲蟻蛀蝕,紙張表面大、小坑洞,讓文化局接收課員楊少華小心翼翼的護著,以免一不小心,紙張就四分五裂。
經楊少華一一拍照方聯武昆仲所捐出的這些「功牌狀」,以及「契單」,並立據點交,才帶回文化局,將送到台灣委請專業人士做進一步的修補以及防蝕處理,以利後續的館藏。前榜林村長許丕漳也在場做見證。方聯武指出,這些文物是他的姑丈林及甫當年為躲避日軍遠走南洋交給他的父親來保存,多年來,一直存放在祖厝內的老舊箱子中,父親也沒有交代,後輩根本不知道有這些古文物的存在,在這一次祖厝拆除重建時才被發現的。他說,他的姑丈林及甫,當年是秀才,先人也曾中舉人,是書香世家。
李錫隆感謝方聯武昆仲主動捐出先人遺留下來的這些具有價值性的古文物,未來會連同該局目前珍藏的古文物公開的展示,讓後代子子孫孫得以了解歷史的文化。
李錫隆也希望鄉親有發現任何古文物,可隨時與文化局做聯絡,一起來維護傳承地方文化資產。
地區民俗文史家陳炳容指出,「功牌狀」是官方獎勵一般百姓有特殊功勞或功績的「榮譽狀」。至於「契單」,也有稱「契紙」,是經過官方認可發給的如地契或是房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