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沙道上〉早慧小孩張謙兩歲就會寫歌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特稿報導。
點閱率:441

■幾天前的一個上午,沙美中興街上,左鄰右舍小朋友,接到「午臨帖」(武林帖)後,紛紛帶著小禮物到張謙小朋友的家中光顧,讓張謙家的長輩在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六歲的張謙,決定要為自己開一個生日派對;父母說等她大一點,再由她自己來籌辦。

隔一天,張謙想要東市買紙張,西市買畫筆,說是要做邀請卡;家人早已忘先前的事,要她在家裡找現成東西加以利用。張謙便用一般的紙張,畫了卡片,又央祖母寫了十二點到等字樣。祖母寫了,卻不知道她真正的用意;於是,張謙就挨家挨戶,持卡面邀。

小朋友們來到張謙家,張謙的家人才知道這位大小姐幹的好事|真是人小鬼大;連忙向小朋友們致歉,請他們下午再來吃生日蛋糕。當天吃到蛋糕的小朋友,共有九位。

張謙是一個智慧早開的小朋友,六個月大就能以標準發言說出爸爸;八個月大開始說話就是字正腔圓,直接越過了牙牙學語的階段。她一歲多就能講一百多個句子。

才一歲多,她就自己哼哼唱唱,創作了幾首歌:「一二三,轉一圈。咿啊嗚呃,轉一圈。扭扭屁股,扭扭屁股!」「地球一直轉,地球一直轉,月亮出來了,火星也出來了!」「小青蛙、小青蛙|的嘴巴!那麼小、那麼尖:::。小青蛙,跳啊、跳啊,跳!」看到夕陽就說:「你看,太陽|它在飛耶!」看到星月則唱:「:::星星在跳舞,月亮在彎腰:::。」

張謙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被帶去欣賞音樂會。當時,臺北藝術家合唱團與金門縣合唱團交替演唱;前者的八部合音讓張謙激烈翻滾,撐起媽媽的腹部,後者的優美旋律則讓張謙恢復平靜;周而復始,屢試不爽。

讀幼稚園之後,張謙對美術比音樂更有興趣,看過了動畫後,可以透過回想,畫出各種造型,眼神、姿態,會有許多細微的變化,並非一個樣;家人卻擔心電視看太多了,模仿得越多,原創性會越少。

張謙廣發「午臨帖」的舉動,不知是從那個電視節目裡學來的!

■住在官澳外婆家的黃鈴渝,目前就讀國小二年級。有一次,她問了小一的學生一件事;小學弟如實回答後,也用同樣的事情反過來問她。她卻說:不告訴你,除非你答應要跟我結婚!

上述的對話,只是黃鈴渝捉弄小學弟的一個小插曲|老師對付不專心的學生,也曾說過:若不好好上課,下課後就得跟老師約會!

古靈精怪的黃鈴渝,已經當了兩年班長,她平常很會為同學著想|班上原本只有兩個男生,轉學了一位之後,還剩下一位;她便主動坐到男同學旁邊,不讓他感到孤立。

每當老師公忙時,黃鈴渝經常可以領受各種任務,包括帶領同學讀經。她曾經被借調到一年級去當助教;在耳濡目染下,她用老師教過的方法,在黑板上寫下八句經文,每頌讀一次,擦去一句;等黑板上的字通通擦掉了,小朋友們也差不多都背全了。

為了讓小朋友不怕寫日記,老師在一年級時曾要學生每次只寫一句話;黃鈴渝總會寫上三、四句。如今,她和幾位同學,有時可以寫三、四頁|分成三、四段,約一百多字。她喜歡閱讀,在學校裡,一天可以看完好幾本書。

在學校吃午餐時,黃鈴渝會把所有有種子的東西,都拿去試種。有一回,她的西瓜苗長大了,師生們便小心翼翼地,將它移植到菜圃。一名四年級的學生很好奇,也來攪和,不知怎麼一動,竟把瓜苗給弄斷了;黃鈴渝便罰他每天幫忙澆水和照顧苗圃,因為她還有綠豆等其它作物。

又有一次,黃鈴渝從學校的替代役男那兒學會下象棋,便把風氣帶回班上。還有一次,她發現榕樹的一窩小鳥掉下來死掉了,便發起了一場告別式,口唸著阿彌陀佛,把小鳥埋入土裡。

學校要舉行畢業典禮,黃鈴渝主持會議,卻不許老師偷聽。會後,她得意洋洋,告訴老師她運用了統計圖表分配任務。老師要做的工作則是:採買!

她的導師叫做蔡珊珊。蔡珊珊表示,黃鈴渝長得嬌小,卻很有領導能力,是一個天資聰穎,熱心又合群的女孩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