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堂藥師殿多了密宗佛教神秘色彩
中國的民間信仰,經常是佛道混合,沙美萬安堂增闢三殿後,大量增加了佛教色彩。在藥師殿的壁畫中,畫有十二藥叉神將,可以說是佛教版的十二生肖。其中宮毗羅大將的頭盔上,有一個豬頭標誌,可以對應十二生肖中的豬。
萬安堂去年成立的藥師殿,雖然供桌上供奉的是神農大帝,但壁畫卻是以佛教為主,甚至也可以說是多了密宗佛教的色彩。
殿中壁畫居中而坐的是藥師佛。兩邊的壁畫則有十二藥叉神將,每個神將的頭盔上都有獸頭;祂們是:宮毗羅大將(豬)、伐折羅大將(狗)、迷企羅大將(雞)、安底羅大將(猴)、頞爾羅大將(羊)、珊底羅大將、因陀羅大將、波夷羅大將(龍)、摩虎羅大將(兔)、真達羅大將(虎)、招社羅大將(牛)、毗羯羅大將(鼠)。
藥叉也就是夜叉,印度民間信仰認為他們大多散布在天上、山谷、海島,或遊離於虛空。海印寺彌勒佛周身有四大天王石雕,其中,手執寶傘的毘沙門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就是藥叉群的首領。
夜叉的性情不一,或兇惡,或善良。護持佛法的夜叉,則屬於溫純善良的一派。釋尊在世時,就曾被十二藥叉中的一位相助,免於被暗害。
根據佛經故事,十二藥叉神將,每一位神將都率領著七千個藥叉眷屬。祂們曾參預法會,諦聽佛法;在藥師琉璃光如來前,發誓要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種種義利,以饒益安樂。
十二藥叉神將等於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的象徵,他們在一年十二月,每天十二時辰中,輪值守護。佛教十二藥叉神將頭上有生肖標誌,又代表時辰,與中國本土的十二生肖如出一轍,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古代的文化的傳播所致。
另一則佛教的傳說故事則說,大勢至菩薩傳達如來的意思,要各種動物參加天宮守衛的選拔(由最早抵達者入選)。動物們聞訊後便動身前往;首先抵達的是貓,接著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在等待如來過程中,貓等得不耐煩,先離開崗位;等如來現身時,豬趕來了,成為第十二位,貓則被摒除在外。
中國本土也有類似的傳說,但佛佗選衛變成軒轅黃帝選侍。故事中,貓是委託老鼠報名,老鼠卻忘記了;貓沒被選上,從此就把老鼠當成仇家。
中國人對於十二生肖的排序有過各種討論,根據︽玉芝堂談薈︾所記,連朱熹都對十二生肖(又稱十二相屬)的起源感到好奇並產生疑問,疑問主要是與五行及十二支的配置。
︽玉芝堂談薈︾是明人徐應秋所撰,他對十二生肖做了一番探討。據書中所述,十二生肖的動物可分成兩組,一組動物的趾爪是單數,一組是雙數,各自代表陰或陽。老鼠的爪子是前四後五,前偶後奇,陰中有陽,靜中有動,因此取象以代表子時,因為子時是陰極生陽的時刻。宋代洪巽,明代郎瑛,都曾用生肖的趾爪探討十二生肖。
在中國,生肖原本是一套用於紀年的符號,應該天文曆法的一部分;以特定角度看,十二生肖、陰陽五行,都算是分類學。長久以來,十二生肖已經成為民間信仰,有了「本命」和「本命年」的說法。豬年出生的人,本命年就是豬年,要安太歲以求趨吉避凶。
十二生肖在中國各地還有不同的版本。十二種動物的組成大同小異,有的地方有鳳、蟻、人、雀;有的地方有:穿山甲或蟲;有的以大蛇取代龍;有的有狐狸。有的地方只是排列方式不同。
佛教中的十二藥叉神將與中國民間信仰的十二生肖,會有那麼大的巧合,不知道是不是文化融和的結果。佛教的十二藥叉神將,誓言要上求佛德,下利有情,是崇佛者的好榜樣。本土的十二生肖,除了紀年之外,又有點像西方的十二星座,若僅供參考而不迷信,或許可以用來改正人們個性中的一些缺點;改變個性,就能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