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鴳鶉達人邵世哲闖出一片天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2,078
字型大小:

以汽車修護為業的邵世哲,養鴳鶉養成了第二專長;每天中午十二點一過,就是鴳鶉下蛋的高峰期;鶉蛋落下後,滾滾有聲,場面頗為壯觀。

鴳鶉就是鵪鶉或單名鴳,前人以為這種鳥雖有常匹(一夫一妻)卻無常居,可以隨處而安,因此把它叫做鴳鶉。鴳鶉的蛋鮮嫩可口,邵世哲自己愛吃蛋,有一次從電視節目看到鄉土產業的介紹,大略知道了鴳鶉的飼養及經營模式,便決心一試;於是,他在庵前往牧馬侯祠的村郊,成立了鳥舍,養起了鴳鶉,希望讓金門民眾也能吃到新鮮的鴳鶉蛋,不用老是吃罐頭。

剛開始,他從臺灣買回五百顆蛋,成功孵化出三百多隻鴳鶉。接著,蛋生鴳,鴳生蛋,蛋又生鴳,鴳又生蛋,如今他的鳥舍裡,已經繁殖了八千多隻鴳鶉。由於金門本地的巿場規模有限,他現在只能暫時打住,不敢再讓雌雄交配,以免蝕本。目前,他的生產是有利可圖的,但巿場規模限制了產能。

邵世哲今年三十八歲,許多人都叫他「幼齒」。他從學徒開始玩四輪,從事汽車修護及買賣已經多年,近年開始迷上養兩爪的禽類。剛開始是有人在掃墓時,撿到一窩環頸雉的蛋,捧來送他,結果他成功孵出了鶵鳥,從六隻養到二百多隻;後來他又買了金雞、銀雞、黃金雞來飼養,這些羽色鮮麗的禽類,很適合觀賞,也豐富了他的閒暇時光。

鴳鶉的飼養,原本也只是為了好玩,但一經投入,就難以自拔,加上鴳鶉原本就是食品中的珍饈,受到餐廳的歡迎,因此越繁殖越多。

養鴳鶉需要專門的設備,邵世哲(幼齒)原本想透過金門畜試所訂購,但畜試所養的鴳鶉數量不多,並沒有使用專門的養鳥籠,他只好到臺灣去找人訂製。一去之後,才發現想要買籠子並不是一件易事;原來,臺灣的鴳鶉業者連同賣鶉籠的鐵工廠,都已經遷移到大陸了。他奔走、尋覓了三個月,才找到專作鶉籠的工廠,而做籠的工匠對他表示,做完這批,他們也要遷移到大陸了。

邵世哲目前擁有五百個鶉籠。每籠可養十幾隻鴳鶉,由下到上,排列成七層,分成數架。其中有一架的某一層是用來飼養種公鳥,另一層則飼養種母鳥。要繁殖時,每籠種母鳥只要放進兩隻種公鳥,就可以大功告成。

籠子的設計是頂平底斜,因此只要母鳥下蛋,蛋就會嘩啦啦地自動滾落,穿過預留的蛋孔,滑到蛋槽。根據邵世哲的觀察,毛越禿的鴳鶉,越會下蛋。看起來美美的鴳鶉因為生不了什麼蛋,就被拿來當肉賣。

八千隻鴳鶉一整天不是吃就是拉。剛開始,邵世哲先讓牠們吃飼料,後來又攙了金門名產-高粱酒糟,結果發現鴳鶉也很挑食,只要有酒糟,就會先吃酒糟,把飼料撇到一邊。

鴳鶉拉的屎,數量可觀,但卻沒什麼臭味。邵世哲會把它們移到養飼環頸雉的雞舍裡,讓環頸雉進行資源回收。環頸雉除了啄食鴳鶉沒有消化的食料外,在東扒西扒的過程,還會讓鶉屎達到速乾的效果,真是一舉兩得。經過乾燥之後的鶉屎,可以用來做堆肥。

金門縣畜試所所長陳世保表示,邵世哲養鶉的規模已經夠專業了,可惜金門的巿場規模有限,如果要繼續發展,得設法申請正式的管道,銷往廈門;廈門目前大概還沒有什麼養鶉業。他還建議邵世哲把鴳鶉屎賣給農民。

鴳鶉蛋的閩南語發音有點像「咽吞仁」,金門人卻常說成「渾叫仁」。由於金門人把鴿子稱為「渾叫」,因此常有人想要向邵世哲買「賽鴿」;他說:這是一個誤會,他只買鴳鶉肉和鴳鶉蛋!此外,他的鴳鶉,是在金門土生土長,並不是由大陸運來的。相關的產品包括鮮蛋、煮蛋、滷蛋、藥膳蛋和整隻鴳鶉肉。

邵世哲養鴳鶉養出了興趣,養出了心得,也養出了規模,前前後後他已投資了一百多萬元。他的鳥園,也成了一些金門技術學院學生的世外祕境,有時有學生呼朋引伴,專程來這裡看金雞、銀雞、黃金雞和環頸雉;因此,邵世哲有意在鳥園多種植果樹,整理出怡人的環境,為民眾提供一個採果、看鳥的好去處。他希望農試所提供所需的輔導,也希望經由各種加工技術的引進和研發,讓鴳鶉逐漸成為金門在地的好口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