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五十張展出相片遠鄉的眺望洪世國無心插柳柳成蔭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309
字型大小:

對洪世國而言,相片,是一把記憶的鎖,展開後,是一則又一則的生命故事。

「遠鄉的眺望」─洪世國2007攝影個展,刻正於金門縣文化局展出中。透過鏡頭,讓他看到時間的流動,人生的無常。

「原野牧放」,紀錄著烈嶼紅山靶場的滄桑晚景。

曾經是烈嶼地區最大的一處靶場,隨著部隊精簡,如今變成牛隻野放的所在。

當年,大卡車川流不息,載來一車又一車待命打靶的草綠色兵仔,稚嫩的臉龐,隨著瞭望台上舞動的指揮官,變換心情,一波又一波。

兒時的洪世國,夾雜在一群饑渴的囝仔中,等待著周四莒光日,或周六周日靶場休息,傾巢而出,撿拾爆裂開的迷途子彈,稱斤論兩,換取香甜的好吃糖。

砲聲已熄。

有著戰地氣味的綠色愛玉子,仍不忘攀爬過高高的瞭望台,瞧瞧是那位槍手脫了靶、失了焦?

草綠色兵仔已經絕跡,只有四散的幾隻老黃牛,哞哞地吟唱著靶場輓歌。

「窺」,是年少的洪世國,與母親的私密對話。

為家計,母親長年下海,洪世國跟著母親的沉重腳步,下海擎蚵,撿拾海貝。年紀尚小的他,無法申辦下海證,只能等在岸邊,看顧母親向大海掙來的戰利品,而透過海防的窄門,窺見天地將母親瘦弱的身影,無情地壓縮。來來回回多趟後,才能幫著母親挑著海蚵貝類回家。

多年後,海防撤守,崗哨變成天地一景。原本門禁森嚴的窄門從此敞開,任人自由進出。

是誰,又在金廈的海域間,掩上一扇窄門,沒有通行證,同樣得止步。

如今,已經滿頭白髮的洪世國,和多年前的兒時一般,仍只能透過金廈海域這道窄門,窺見天外的浩瀚世界。

「馬背」,是洪世國與妻子吳玉蟬一生約定的見證。在岳母的馬背老房前,還是國小生的洪世國,遇見了同年的吳玉蟬,從此私訂終生,共踏紅毯。數十年光陰飛過,人事全非,馬背也已佝僂褪色,只有身旁的那隻溫手猶在。

五十張的展出相片,有五十個不同的生命故事。

副縣長楊忠全嘆道,好像回到從前。

文建會專員魏嘉慧、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說,我們是同一國。

金門籍的女畫家許冰瑩表示,看洪世國的攝影,讓她想到父親許慶福在金城開設蝴蝶照相館的過往。一樣的老鏡頭,一樣的寫實,一樣的戰地記憶。

旅台縣籍設計家翁翁、中央大學教授陳慶瀚、師大教授石曉楓,則由作品中,看到遙遠卻又真實的童年往事。

美女畫家許玉音、率性媽媽陳則錞,則迷醉於似真似畫的攝影場景。

曾舉辦「伏碼‧流影|盧根影像藝術創作展」的盧根,則由這次展出中,重新省視觀照人生。

為了這次的攝影個展,洪世國充份發揮在台擔任展場設計的本事,從拉線、算距離、懸掛作品,到製作展場看板,除了邀請卡由設計家翁翁友情贊助外,全部一手包辦,為了避免攝影作品受創,甚至還花錢訂製包裝箱,一絲不茍的作風,完全展現。

對於這次的個展,拍照十多年的洪世國表示,「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只是想紀錄一段異鄉遊子對故鄉的想望,就如同設計家翁翁在邀請卡上所寫的:「家鄉在遠方,模糊而且遙遠,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那種距離,在每回旅行途中我總不經意的回首眺望,最初離開的那方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