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寧鄉所巧思牡蠣殼變有機肥料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城報導。
點閱率:1,307

牡蠣是地區的農產品之一,牡蠣殼的處理卻是環保問題,金寧鄉公所投入處理棘手的廢棄蚵殼處置問題,採取回收加工以研磨機粉碎蚵殼,製成有機肥料,或是鋪陳產業道路路面等處理措施,解決蚵殼出處難題。鄉公所配合資源回收再利用活動,鼓勵民眾持回收的資源物,來兌換海蚵殼粉,鄉長李文俊希望透由獎勵回收的回饋方式,提昇該鄉資源回收的成效及環境整潔。

金寧鄉公所鼓勵民眾持回收的資源物,來兌換海蚵殼粉的活動方式,為,凡該鄉居民自行持回收之資源物品至該所指定地點依兌換標準換取海蚵殼粉(每包約25公斤),每人每次限量兌換10包,依該所執行之海蚵殼回收量並經輾碎處理包裝後至兌換完為止。兌換地點在金寧鄉公所民政課清潔隊資源回收站,地址:金寧鄉伯玉路一段240巷99弄99號,電話:320715。兌換時間:每週二、四,下午二時至五時。

鄉公所表示,該鄉民眾可持以下任何一種公告資源回收物品並依兌換標準即可換取海蚵殼粉一包(約25公斤):一、瓶瓶罐罐類:廢鐵罐、鋁罐等25罐、廢寶特瓶、廢塑膠瓶等30瓶、廢玻璃瓶等30瓶。二、廢鐵類10公斤。三、廢家電類:廢電腦、電冰箱、洗衣機、脫水機等乙台。四、廢塑膠袋2公斤。五、廢食用油2公斤。六、海蚵殼50公斤。七、廢紙類(舊報紙、雜誌:::等)5公斤。八、廢乾電池25個。九、廢鉛蓄電池5個。十、廢直環管日光燈、安定器內藏式螢光燈泡、緊密型螢光燈管及燈帽直徑2.6公分以上之白熾燈泡等5支。十一、廢電風扇14吋以上1支或14吋以下2支。十二、舊衣20件。十三、廢光碟片30片。

鄉公所表示,該鄉為農業鄉,海蚵殼粉可用於綜合耕地土壤酸鹼值以提昇農作物收穫量。

金寧鄉可說是地區主要的蚵鄉之一,尤其是古寧頭生產的石頭蚵仔又肥又大,赫赫有名,也是金門石頭蚵的主要生產地,「石頭蚵的原鄉」之名不脛而走,不過漁民在打開牡蠣取出蚵仔的過程中留下的牡蠣殼,卻引起環境保護問題。以前因傳統建築業需求用蚵殼製成的石灰當建料,因應而生的灰窯廠,成了蚵殼的主要「出路」,但隨著現代化的建築,石灰量的需求少,相對的灰窯廠也紛紛關廠,這些難以處理的蚵殼廢棄物,造成蚵村隨處可見牡蠣殼堆積的景觀,有礙觀瞻,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影響到民眾的生活品質,不僅成了蚵民的燙手山芋,也讓環保單位和地方政府機關傷透腦筋。

重視環保工作的李文俊,把環保業務列為鄉務重點工作,在清潔隊長黃天文帶領隊員努力的工作下,不但積極推動「垃圾不落地」的措施,有效改善村落環境景觀,也用心的處理備感棘手的廢棄蚵殼處置問題,為蚵貝殼找新的「出路」。鄉公所要求蚵民定點的集中倒置,清潔隊員再定時、定點到蚵村載運蚵殼,運回處理,部分以研磨機粉碎蚵殼,可用來改良土質或是栽種農作物的肥料,部分則是用來舖設於路況不佳的產業道路,利用車輛來輾壓,改善凹凸不平的路面,原先人見人厭的廢蚵殼,卻也能物盡其用,也解決污染環境問題。

鄉公所投入處理棘手的廢棄蚵殼處置問題,於前年由環保署辦理的全國環保業務評鑑中,獲得環保署的肯定,在全國三百一十九個鄉鎮評比中,脫穎而出,贏得「清淨家園、漂亮台灣」九十四年全國環境清潔競賽的優等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