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育達中學校長陳永盛回饋母校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1,538
育達中學校長陳永盛回饋母校

育達中學校長陳永盛回饋母校

四十年杏壇資歷,卅二載校長生涯;辦學好手-陳永盛,六萬門生出「育達」。離開金門,在台灣奮鬥五十年的育達高級中學校長陳永盛,昨天回到母校正義國小-他接受了傑出校友的榮耀,並以十萬元回饋母校。

陳永盛於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受到育達創辦人王廣亞博士的倚重,接掌了校務,迄今已經三十二年;由他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的學生,已經超過六萬人-六萬張畢業證書上蓋上了的他的簽名章。

育達是一所私立職業學校;五年前,育達在陳永盛領導下,投資了一億五千萬元,改成綜合高中,現有學生數總共是七千二百二十八人;每年招生約二千七百人。陳永盛說:育達有綜合高中,也有高職、實用技能班和技術學校。

陳永盛的辦學理念就是「不放棄任一孩子」,也就是「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曾經有一段時間,桃園縣的五十個議員,有十個是出自育達-領的是陳永盛發給的畢業生。育達學生中也不乏立委或前省議員。

每年學生畢業時,陳永盛一定會用「勤儉樸實」和「自力更生」來勉勵畢業生-這些不僅僅只是育達的校訓,也符合金門人的性格。

近年來,為了因應少子化的社會環境,陳永盛認為在育達校園中,除了「多元學習」之外,還得加上「優質」;因此,育達努力使自己的科別,成為同類中的佼佼者;例如育達的餐飲管理科要二百六十分才能考上,相當於這個科別的「建國中學」。去年,育達的學生,有二十四個人考上了第一志願,包括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高雄餐飲等。

由於育達辦學有品質,每年招生很快就滿額,因此陳永盛還得出國躲人情-五十年前,他在金門躲的則是砲彈!

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砲戰前夕,陳永盛由金門的陳坑國小畢業-陳坑國小就是現在正義國小的前身;當時是在陳氏祠堂上課。八二三砲戰打了一個多月之後,和當時許多學生一樣,陳永盛拎著簡單的行囊,帶著母親塞給他的一百元,成了「流亡學生」。他被分發到員林實驗中學,過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得住校的日子。那一段日子,吃喝玩樂都與同學同在,但年節加菜卻得自己殺豬-對他來說,那是一種恐怖的經驗。

在刻苦中自勵的陳永盛,仍繼續求學。民國五十七年,他到育達商職服務;民國六十五年開始接掌校務。目前為止,四十年的教育生涯當中,他有三十二年的時間是在當校長。

正義國小的八十三周年校慶,陳永盛被選為傑出校友,也加深了他的思鄉情懷。昨天,他與妻子高秀華參訪正義國小,並捐給母校十萬元做為學弟妹的勵學金。

金門縣教育局長李再杭表示,陳永盛校長目前是桃園教育會的理事長,對教育非常投入。早期金門許多教育界人士,到桃園時,常接受陳永盛校長的指導-他是一位值得學習的對象。

正義國小校長李根樂表示,這次邀請陳永盛回校,是希望以他做為榜樣,激勵小朋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