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府會補助三千萬整修金中「白宮」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355
字型大小:

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議會通過補助新台幣三千多萬元修復有「白宮」之稱的國立金門高中「中正堂」,該校校長蔡錦杉昨日特別率各單位主管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表達感謝之意,並說明後續修復工作推動構想。

建於民國四十年,已於九十二年被列為歷史建築的金門高中「中正堂」,由於年久失修,相當老舊,經爭取後,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議會同意補助新台幣三千多萬元進行修復。

昨日上午十時,金門高中校長蔡錦杉帶領秘書許維權、學務主任楊忠模、輔導主任蔡麗娟、主任教官李鳳斌等人,在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陪同下,前往縣府拜會,感謝縣府編列預算補助。

教育局長李再杭指出,縣府也將該案提報爭取中央離島建設基金補助,他建議要先做好細部計畫,並先行籌備成立規劃小組。

蔡錦杉表示,老舊中正堂(簡稱白宮)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可是卻因為年久失修,如今損壞情形嚴重,他感謝縣府、縣議會對修復計畫的支持,目前校方已擬定細部計畫,將先成立規劃小組,以進行全面性整修。他也說,目前中正堂共有一千零四十個座位,初步構想,將設法讓舞台往後延伸,以增加舞台相關空間,並加強音響、燈光設計,以符合實際需要。

秘書許維權說明,為讓中正堂更符合觀賞需要,計畫將後面的座位坡度逐漸增高,全面整修後,未來還可充作地區的展演場地。他也認為,金門高中的設備相當好,將來可多招收台商子弟就讀,充分運用該校整體設施。

金中師生、校友稱做「白宮」的金門高中中正堂,一向被視為該校的代表性建築。金中中正堂座落金城鎮西門與下埔下之間的高地,創建於民國四十年間,據老一輩鄉親表示,位於高崗上的「中正堂」基地所在,原本景象十分荒涼,民國三十八年國軍轉進金門後,陸軍十二兵團司令胡璉在危急存亡之秋,為提振軍心士氣,堅定保國衛民信念,響應克難運動,乃於民國四十年在現址興建這座有著西式外觀,展現協調、和諧與對稱之美的樓堂建築。

是項工程由當時陸軍工兵二十團第三營營長張才良施工,連長劉雲峰、陳懷立、廖光燕設計,王應嵐及徐甘泉繪圖,全體官兵共同興建,並由行政院長陳誠題名為「中正堂」。

胡璉將軍當時任金門司令官,為培養金門軍民克難奮鬥的精神,身先士卒,作為表率,從二公里外的山前村,搬運石塊構築中正堂週邊的圍牆,傳為地區美談。

中正堂係一集會禮堂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為材料,RC柱樑結構,屋頂為拱形屋面。禮堂前築白色三層外廊樓廳及校史室,後為一層高的集會空間,面積達九百五十一平方公尺,原可供九百人使用(現有一千零四十個座位),與入口四柱三開間的校門牌坊,共同成為金門高中的門面與地標建物。較特別的是,集會空間的屋頂外觀為拱形屋面,為了排熱加裝屋頂散熱口,這種做法,在當年算是相當進步的建築技術。

民國四十年八月十四日,福建省政府在兼省主席胡璉的指示下,決定將私立金中、金東兩所初中合併為福建省立金門中學,成立「福建省立金門高中」,建新校舍於「中正堂」旁,派傅亢為首任校長,金門高中至此才正式設校。

金門縣志文教志記載,民國四十九年起,地區軍中各文康中心均設置電影院,政委會於民國四十九年六月設置金門戲院於「中正堂」,為公營性質,係室內放映電影之始。民國五十二年二月停業。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以「具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條件,由縣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歷史建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