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823專訪〉呂愛華﹕金門人有今天實在了不起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907
字型大小:

「八二三戰役爆發後的某一天,我(呂愛華)抱著孩子睡在桌子上,醒來後,卻找不到才周歲的孩子,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掉在地上了……。」

 轟轟隆隆的八二三,讓生活在那個時代的金門人,命懸一絲;回想起來,過程雖然驚險,有些情節,卻讓當事人自己會覺「好笑」。

 與福建省前主席顏忠誠曾經是金門中學同學的呂愛華,目前是一個快樂志工,經常出現在公益場合。想起八二三前或八二三後的烽火時期,她覺得「驚得要死」也「笑得要死」。

 呂愛華說,八二三那段時期,她為了躲砲彈,一開始是窩在簡陋的防護板下─用兩個雷油桶架起門板,板上佈置蚵殼和沙堆;後來又躲到人家的防空洞,但因洞中潮溼,得浸在水裡。躲了兩天,還是回到民宅,但別的地方不敢睡,抱著周歲的孩子睡桌上,醒來卻找不到兒子,急切間驚惶萬狀;後來發現孩子是掉到地上,不哭不鬧,才又覺得好笑。

 呂愛華的娘家在榜林,由於娘家新建了房空洞,她決定帶孩子回娘家暫避。同鎮的老王開車載她到金城社教館後,她抱著孩子,走過一坑一陷,滿目瘡痍的道路。好不容易捱到娘家,吃了頓糜,卻發生孩子掉入防空洞的意外,還好當時板模未拆,否則一根根的鋼筋,也會變成傷人的利器。由於娘家的防空洞也是沮洳苦水,加上夫家那邊還是需要照料,因此又回到沙美。

 呂愛華的丈夫人稱「小尤」。小尤與「大尤」在沙美小鎮經營診所。「大尤」是「醫官」,小尤則是助理。八二三爆發時,小尤因為好意助人,反受連累,暫時不在呂愛華的身邊。

 在八二三以前,當呂愛華還是金門中學的學生時,學校的每間教室前,都要開一條共用的壕溝,每個人自己還得再挖一個自用的「散兵坑」。

 為了挖散兵坑,呂愛華與連她在內的三、四個女生,下課後在學校加班,一直到傍晚六點多才步行回榜林。途中,有三門砲彈從頭頂飛過,她們都是受過訓練的女學生,一聽到聲音,就立即胸不貼地的伏倒,結果安全躲過。不過,第二天再回到學校時,她看到的卻是一片哀悽景象,原來,就在那一夜,金中的五名老師,在飯後散步時,被砲擊中,死了三人─這就是民國四十三年的九三砲戰。

 為了在戰爭中繼續辦學,金門中學由金城遷往成功村的陳景蘭洋樓。學校搬遷時,四人合用的桌椅要由學生以人力和步行的方式搬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學校當時嚴禁女生搭乘軍隊便車;因此,女學生必須兩人抬桌子,兩人抬椅子,沿途再兩兩互換,費盡力氣,把自己要用的課桌椅搬到目的地。

 呂愛華表示,在那個年代,有些阿兵哥看到女生,會把軍車捱到身邊;看到整排的阿兵哥,女孩子難免被嚇到;學校應該也是基於安全,才會規定不准女學生搭便車,反而是力氣比較大的男學生搭便車比較無所謂。

 呂愛華表示,想當年在金門中學唸書,他們還得到賢厝揀石頭,以做為金中圍牆的建材;另外,他們還得印製磚塊,一人被分配五百塊,做工做得快死。甚至連學校的草皮,也要學生到下后垵去找來鋪。

 在八二三前後和之後單打雙不打的歲月裡,呂愛華在轟轟隆隆的砲火中哺育了五名子女;子女們也在砲火的洗禮中長大成人。有一年,兩個女兒散步到沙美戲院附近的大街,與街上鄰居在一塊長條椅上坐下來聊天。等到女兒們離開之後,有人繼續接著坐,結果卻被砲彈打死;等到女兒們在回程看到慘狀後,驚嚇萬分,一路哭著爬回家。

 呂愛華唸過金門中學,在那個年代,她是教育程度算是很高的女性,甚至還去台灣唸過護校,但因為健康問題,只唸了一年就回金門。

 她曾在大陸救災總會與金門縣政府合辦的縫紉課程中指導婦女們製作童裝、男裝……;還曾擔任十八年的金沙鎮民代表─不過,那是義務性質的,沒有半角銀可拿。從七十八年開始,她就在金門地方法院擔任觀護志工,陸續又參加各種志工組織,以服務為樂。

 在戰爭期間,呂愛華伯父的兩個兒子,因為在碼頭搶灘扛麵紛,結果死於轟炸。她表示,在那個時代,金門人不分貧富,都被抓去做工;如今,許多補償,卻只給情況較慘的;其實,在那個年代,原本就是殘障人士或許才有機會免於做碼頭工的命運;如果補償只給慘的,反倒是不盡合理也不盡公平。無論如何,她表示,金門人能有今天,實在很了不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