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襲金沙警消將虎頭蜂一網成擒

夜襲金沙警消將虎頭蜂一網成擒
黃腰虎頭蜂築起來的蜂巢,既是生物界中偉大的建築,也是人類世界中的違建和危建!
金沙消防分隊前夜展開夜襲,將一窩黃腰虎頭蜂一網成擒。消防人員白天勘察,晚上下手,利用手電筒,讓具有趨光性的虎頭蜂半推半就,全窩自投羅網。
金沙消防分隊前夜摘除的蜂窩,位在金剛寺附近營區,這是入秋以來,金沙消防隊第三次處理虎頭蜂案件。
在台灣某些地區,虎頭蜂入秋後會有大爆發的情形;九月以來,虎頭蜂傷人、殺人的事件,已有數起。
根據相關記載及報導,虎頭蜂在分類學屬於昆蟲綱·膜翅目·胡蜂科·胡蜂亞科·虎頭蜂屬。全世界有二十三種虎頭蜂,台灣有七種虎頭蜂,包括:大虎頭蜂、黑尾虎頭蜂、擬大虎頭蜂、赤尾虎頭蜂、黑絨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威氏虎頭蜂。近年來,在金門地區出現並由消防人員摘除的,都是黃腰虎頭蜂。
秋天是虎頭蜂大家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因此人與蜂之間的衝突,往往會一觸即發。
在春天和夏天,虎頭蜂主要的工作就是築巢和育幼。到了秋天,蜂后會產下最後一批卵;牠們的族群能否維持,就靠這一批卵-因為只有牠們會渡過冬天,並於隔年繁殖下一代。因此,秋天的虎頭蜂會全神貫注於「保國衛民」,好讓蜂國未來的主人翁可以安然渡過秋天,撐過冬天。此時牠們的族群也是最盛大的時候。
虎頭蜂有發達的大顎可以用來捕食毛毛蟲;牠的毒針,是由輸卵管退化而成。牠身上的毒液和毒蛋白,會引起紅腫、奇癢、刺痛,導致頭暈、氣喘及休克;如果有過敏體質或心臟病,可能會喪命。
黃腰虎頭蜂的蜂后渡過冬天後,會選擇可以通風、避雨的地方,例如 屋簷、樹叢繁殖下一代。從卵到幼到蛹到成蟲,是一串完全變態的過程,只要二到三星期就可以完成。成蟲的身體結構包括:頭、胸、腹、三對足、一對翅膀、一對觸角、一對複眼、三顆單眼,還有退化輸卵管所形成的毒蜂針。
工蜂會啃食樹皮和枯葉,混以分泌物,用來營建六邊形的巢穴。牠們的工程水準非常高超;約兩個星期就可以蓋出手球大小的蜂巢。
在各種虎頭蜂中,黃腰虎頭蜂並不是攻擊性最強的,但因為牠們營巢的地方最接近人類,因此比較常發生攻擊事件。
要預防被虎頭蜂攻擊,應該避免接近有虎頭蜂出沒的區域;對於單飛的虎頭蜂,不可對牠進行騷擾,因為巡邏蜂受到干擾,反過來叮人,而牠所分泌的費洛蒙,將會引來蜂群循著氣味進攻人類。
居家如果發現蜂窩,應該請消防人員摘除。到野外遊賞,應避免噴香水。萬一受到叮咬,則須打破傷風或抗過敏的藥物解毒,並以冰敷止痛。蜂毒大概會維持二到四天。
黃腰虎頭蜂常在人類的範圍蓋起違建和危建,讓人膽顫心驚;不過,黃腰虎頭蜂對人類不全然是威脅-在日本,也有人養虎頭蜂吃毛毛蟲,目的是為了減少農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