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歷經一甲子金湖「吳氏家廟」興建落成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綜合報導。
點閱率:658

金湖地區第一座「吳氏家廟」,座落於料羅村內;其家廟興建過程,長達六十年(一甲子)之久,第三次始順利、圓滿興建落成,可說是地方上一大盛事!

這座座落於料羅村「大厝內」前的「吳氏家廟」,採不見木、小圓規的規格方式興建。於九十一年二月動土興建,住在料羅村的每一吳姓家戶,出資新台幣七萬元,合力集資興建屬於料羅吳氏族人的家廟。其整個家廟興建工程,歷時一年多,在九十二年春季竣工,總工程費耗資近四百萬元左右。

近年來,地方繁榮,社會進步,利之所在,眾之所趨,各氏族已不再保守固定住所,隨職業而僦居,到處為家,分佈範圍各漸廣大。但依金門縣志記載,吳氏族居地分布在內洋、大地、東山、東沙尾、吳厝、安岐、小西門、昔果山、新市、山外、新頭、下坑、壟口、後浦、水頭、料羅、何厝、榜林、盤山、湖尾、湖下、西吳、烈嶼上庫、東林等金門各鄉鎮村落。

氏族的中心,乃為宗祠。依據縣志記載指出,金城鎮和金寧鄉,各有一家吳氏宗祠,分別在吳厝、昔果山,均為「小宗」;金沙鎮有二家,大地為「大宗」、東山為「小宗」;烈嶼鄉有一家,在上庫係為「大宗」。在金湖地區第一家小宗的「吳氏家廟」未興建之前,金門縣五個鄉鎮,只有金湖鎮沒有吳氏宗祠。

如今,居住於料羅村的吳氏族人,展現了族群的團結和諧力量,眾志成城,終於鳩集資金興建金湖鎮第一家「吳氏家廟」,並將於十一月十四日及十五日兩天,盛大隆重的舉辦奠安慶典活動,熱烈地慶祝「吳氏家廟」興建成。目前,其整個奠安慶典活動籌備工作,包括粉刷彩繪家廟、張燈結綵、炊粿綁粽,以及宴請親朋好友,都在熱絡進行中,洋溢著喜氣。

為什麼?金湖地區第一家「吳氏家廟」,遲至九十二年春季才興建竣工。據其族人吳安樂表示,其實定居於料羅的吳氏族人,早在民國三十七年的時候,就已經快興建完成自己的家廟;但基於國軍軍事需要,全部被拆去當作軍事用途;因此之故,才未能興建。

在第一次家廟興建中途被拆之後,一直到了六十八年間,料羅村吳氏族人再度規劃興建,且已捐資近百萬元;吳安樂說,事隔到七十一年間,再度申請興建,所需的石材、建材木料都業已採購,但還是事出有變,第二次興建「吳氏家廟」受阻,未能如願興建完成,不無遺憾。

歷經五十四年之後,料羅吳氏族人並不灰心。到了九十一年二月,第三次倡議興建,終於如願順利圓滿鳩工興建,一年後竣工落成。位於料羅村的「吳氏家廟」興建落成已經有五年之久,今年時逢「大利」將隆重舉辦奠安慶典,剛好是歷經了一甲子(六十年)的歲月。

在料羅村新建落成的「吳氏家廟」內,供奉有一尊吳氏族人稱之為「太上老君祖」的塑像,右手持劍向上,左手握拳向前,眼神威猛。據說,「太上老君祖」右手原持一根木棍,左手握拂塵,是來料羅村定居的祖先帶來的,迄今有將近四百年之久,曾經有人出高價要買,但是被吳氏族人所婉拒。

另外,其家廟神主龕上方有「三讓傳芳」四字。在論語<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所謂的三讓,史記吳太伯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所言的就是這段歷史故事。

昨日,料羅村吳氏族人包括吳清鎮、吳吉成、吳安樂、吳財龍、吳志鵬等人,為「吳氏家廟」進行「三台石」安立,所謂三台石的意思:「一是,一台生我來;二是,二台養我來;三是,三台護我來。」料羅吳氏家廟落成奠安委員會表示,歷經一甲子的歲月,吳氏家廟的落成是地方一大盛事,希望藉以定世系、辨昭穆、敬祖而尊宗;以及凝聚、團結宗親的力量,敦親睦族,死生相顧,守望相助,共為宗親謀福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