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鄉情網幫您尋根探源

金門鄉情網幫您尋根探源
小小的島嶼,大大的驚奇;金門鄉情網,有「根」的消息!文史工作者蕭永奇已架設了「金門鄉情網」網站,有助於尋根、探源及認識金門各鄉里。
雖然還在施工及測試中,但「金門鄉情網」已可供人瀏覽;昨天上午九點整的參訪總人數,累計剛好是四百人次。
「金門鄉情網」的網址為http://www.kinmenhome.com/;部落格主人蕭永奇原本是科技人,因為對金門家鄉的宗族文化有深厚的孺慕之情,將所學用於族譜的研究和整理;多年來,他獻身研究,在經濟上,苦了自身與家人,卻有功於族譜文化的數位化。
「金門鄉情網」的架構包括:「村落巡禮」、「姓氏族群」、「金門鄉會」、「鄉里人物」、「浯江書海」和「金門網」。
「村落巡禮」分為金沙鎮、金湖鎮、金城鎮、金寧鄉、烈嶼鄉。五鄉鎮的自然村,以金沙鎮的數量最多-在金沙鎮介紹了四十二個自然村和六個消失的村落;在金湖鎮介紹了三十三個自然村和三個消失的村落。在金城鎮介紹了二十四個自然村。在金寧鄉介紹了二十六個自然村和一個消失的村落。在烈嶼鄉介紹了二十六個自然村。
每一村都以「居民的淵源」、「鄉賢俊彥」、「鄉里的代誌」等提綱為架構進行介紹。以金沙鎮的陽翟村落為例,網站上介紹了陽翟的始祖是陳達,字宗源,號松崗,於五代梁乾化三年(九一三年)奏鎮同安浯洲鹽場,卜居地名陽翟曰浯陽。
在陽翟大代誌中,引用了陽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篤龍在二零零五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嘆永昌其傾頹‧念厚仲之宗功〉。內容說:陽翟「永昌堂」是金門地區一百七十五座宗祠中獨樹特色的建築,由陽翟信前房三房的陳厚仲捐資重建,附設浯陽小學校(洋樓學堂)。陳厚仲幼年赴印尼做苦力謀生,因勤奮節儉,漸有積蓄,轉做胡椒、橡膠生意,因感學識不足,曾返陽翟求學一年,並於重返印尼後,鴻圖大展。為回饋鄉里,他捐資一萬二千銀圓,興建金門獨一無二、中西合璧的祠堂與學堂。
在英坑聚落巡禮中,可以看到用素描呈現的英坑之美;在英坑鄉里的代誌中,有洪明標所寫的〈英坑村犬〉,有蕭永奇所寫的〈黃文遠千里尋親〉,有黃文遠寫的〈一場溫馨的宗情盛宴—二○○五年會見堂兄黃祖耀追記〉及〈緬懷伯父黃慶昌〉。
在〈會見堂兄黃祖耀追記〉中,黃文遠寫下新加坡大華銀行創辦人黃祖耀口述的一段回憶:「八歲那年,正好是民國二十六年秋,日本進犯金門,要離開那天,母親還忙著祭拜祖先,父親僱來的船隻正在同安渡頭等著,催著母親趕快離開金門,母親則等到拜完後才上船,當船離開金門的時候,日本的船還在後面追,那時的情況相當緊急。六十年後回憶兒時這段經過,祖耀兄似乎仍然心有餘悸。」
「姓氏族群」共介紹了七十五姓;包括:方、汪、張、章、莊、梁、王、黃、唐、楊、姜、蔣、鍾、翁、童、馮、洪、彭、董、宋、蘇、吳、胡、盧、許、杜、傅、孫、文、陳、沈、林、辛、曾、成、鄭、盛、周、邱、劉、卓、侯、歐陽、郭、羅、關、顏、連、錢、藍、阮、高、姚、蕭、趙、邵、白、蔡、戴、艾、薛、呂、徐、余、倪、李、紀、葉、謝、柯、何、施、石、馬、魏。
其中陳姓在金門分布最廣,共有二十三個村落,包括:陽翟、湖前、斗門、夏興、成功、東埔、碧山、古區、營山、埔後、高坑、湖下、塔后、中蘭、前山門、東洲、金門城、何厝、後浦西門、庵前、后珩、頂埔下、新前墩。其中,埔後為元末陳友諒的族人,蘄黃兵起,攜資來島上,始居塗山(今後浦),後移方車山(今埔後);其燈號沿用(上學堂)。(元末明初,陳友諒與朱元璋逐鹿天下;陳友諒祖上原本姓謝,因贅於陳家,改姓陳。)
金門王姓分布於山后、金門城、劉澳等十個村落;李姓分布於山西、西山前、古寧頭等十二個村落;林姓分布於雙口、東林、上林等十二個村落;黃姓分布於西園、前水頭、東店等十個村落。
「金門鄉會」介紹了南洋的金門會館(十二筆)、大陸的金門同胞聯誼會(八筆)、台灣的金門同鄉會(十五筆)。
「鄉賢俊彥」的主題包括「金門先賢」和「群英會」。「金門先賢」介紹的人物有:洪受、黃偉(品德完人)、蔡貴易、蔡獻臣(父子進士)、陳基虞、許獬、蔡復一、盧若騰、呂世宜、鄭用錫(開台進士)、蔡廷蘭(開澎進士)、林豪、李仕撻(旅星僑領)、許允之(星洲書法家)、黃慶昌(旅星僑領)、蔡俊邁(稻米育種專家)。「群英會」介紹了海內外的金門作家;這一部分的內容還在測試中。
「浯江書海」介紹了各種與金門有關的著作,分為「地方志」、「村史民俗」(十筆)、「族譜」(兩筆)、「人物」(八筆)、「文學」(十筆)、「小說」(兩筆)、「其它」(一筆)等。「地方志」介紹的典籍有:《滄海紀遺》、《淡水廳志稿》、《金門志》、《海南雜著》、《澎湖廳志》等金門鄉先輩的著作。
從「金門網」,還可聯結到「島地靈」、「楊樹清文化部落格」、「金門之歌」、「tomasli的觀察筆記」、「金門文化資訊網站」、「沙美·萬安堂」、「頑石坊」等網站。
「金門鄉情網」將陸續建置金門七十五姓、一百五十一村(或一百六十一村)的淵源與故事。蕭永奇在首頁鍵入了「小小的島嶼,大大的驚奇」,希望引領訪客認識金門的各種珍奇、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