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湖好山好水鎮所戮力開發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綜合報導。
點閱率:552
字型大小:

早年係是女青年工作隊駐地的赤后山坑道,也是「金門廣播電台」舊址,是金湖鎮致力開發的軍事觀光資源之一。今年度,金湖鎮公所再度進行「金門廣播電台活化再利用工程」,經費達新台幣五百五十萬元,希望透過景觀設施改善,以及建立服務機制,創造坑道空間運用之活潑性,形成新的觀光景點,活絡金湖地區觀光與經濟,帶動整體的發展和繁榮。

「金門廣播電台」新景點,是陳景蘭洋樓之後,金湖鎮投入經費開發的新景點之一。「金門廣播電台」位於塔后聚落的赤后山坑道內,坑道呈T字型,東西向坑道長度約有一百八十八公尺,南北向坑道約計一百三十五公尺。「金門廣播電台」基地,共開設有三處入口,由環島南路進入基地內之路徑為主要動線。另,亦可由塔后聚落北行銜接中央公路;整體而言,「金門廣播電台」基地串連新市商圈,或其他遊憩據點之交通,均極為便利。

起初,在駐紮於赤后山的駐軍撤離之後,經過塔后村民多方溝通協調後,保留住了軍事建築物,整建成塔后社區活動中心以及「赤后山公園」;當地居民並在赤后山坑道自行清理坑道內部環境,架設簡易照明,金湖鎮公所於九十二年度曾撥款補助進行赤后山坑道內部環境改善工程,以便利訪客入內參觀,一窺「鬼斧神工」。

近年來,金湖鎮致力於推展地方觀光產業,希望帶動經濟繁榮。因此,金門廣播電台活化再利用,就倍受鎮公所和鎮代會的重視,並倡議進行進一步的開發活化利用,豐富金湖地區觀光資源和景點,吸引更多的觀光訪客來遊憩。於是,金湖鎮公所在今年度爭取新台幣五百五十萬元,進行「金門廣播電台活化再利用工程」,藉以改善現有坑道環境、排水、通風等問題,以創造坑道空間運用之活潑性。

在赤后山周遭也有著富豐的遊憩資源,例如赤后山內分布各種大石塊,居民以石塊的不同造型命名為石兔、石象等,而且設有步道,可供居民、訪客入山休憩、觀賞。至於塔后村保留有多處閩南式傳統建築外,村落守護神多為風獅爺,位於赤后山公園內的虎師爺,乃成為獨一無二的特殊景觀。

目前,「金門廣播電台活化再利用工程」已完成包括坑道地面舖設、照明、電力、排水、通風及牆面粉刷工程。其內部完成東、西、北側植栽美化、入口處全區導覽、展示架,並規劃有解說展示區、女青年工作隊生活展示區、場景模擬空間、影片展示區、歷史記憶廊、心戰喊話體驗區、震撼音效體驗區及休憩區等。

針對金門廣播電台觀光點未來營運方式,金湖鎮公所觀光課提出了一份再生利用SWOT分析說明,它的優勢具明顯坑道主題,心戰喊話之戰役觀光特色,且與赤后山和塔后聚落可整合發展為一個完整活動區域。其次,它鄰近塔后聚落,可銜接傳統聚落特色資源,況且坑道、赤后山公園等建設基礎,聯外交通便利,易於串聯金湖地區其他遊憩資源。

金門廣播電台在未來的發展掌握金門地區大力推動觀光發展及加強地區觀光建設,以及金門特色產業具吸引力,可以配合豐富坑道活動主題等機會。但是,金門廣播電台在未來的發展上也面臨坑道過小較不具參觀吸引力、觀光遊憩導覽系統尚未建全,以及金門已有多處發展戰役資源的劣勢。

金湖鎮公所觀光課所提的金門廣播電台觀光點未來營運說明中,也提出初步的經營作法,在其景點安排永續就業人員進行日常管理工作,並擬定開放時間,以供民眾自由參訪,藉以測試市場反映,逐步累積金門廣播電台觀光景點知名度,作為未來考慮委外經營管理基礎。

另外,金湖鎮公所觀光課也提出希望以成功坑道、陳景蘭洋樓、金門廣播電台觀光景點為主要商品,藉由良好的包裝、促銷、經營模式,大力推銷全鎮遊憩資源,進而推廣金湖鎮的好山好水風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