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李敏德摘下兩岸導遊之星二等獎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1,227

首屆海峽兩岸導遊之星大賽八日在廈門圓滿落幕,金門李敏德獲二等獎(即第二名),方莞姝則獲最佳潛質獎。

由廈門、金門、澎湖、臺北四地旅遊部門組織和旅行社共同參與的首屆海峽兩岸導遊之星大賽,於八日晚上在廈門圓滿落幕。廈門導遊黃春曉,以美妙的舞蹈才藝和生動的解說,勇奪「一等獎」;台北賴明春、廈門蔡雅萍、金門李敏德並列「二等獎」;另外,金門方莞姝展現模擬解說、現場帶動才藝,榮獲「最佳潛質獎」。

首屆海峽兩岸導遊之星大賽係由廈門市旅遊局、廈門市旅遊協會與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臺灣導遊協會、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和澎湖縣旅遊發展協會聯合主辦。大會主席廈門市旅遊局副局長李文暉表示,這是海峽兩岸旅遊業首次聯合舉辦的導遊員專項大賽,開闢了兩岸旅遊行業交流合作的新途徑,也為以後兩岸旅遊業舉辦更大規模的技能大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根據大賽組委會的賽程和安排,經過各賽區預賽和金門複賽,共有來自海峽兩岸的二十四名選手入圍在廈門進行的決賽,並透過自我介紹、景點講解、綜合知識問答以及個人才藝表演四個項目展示風采,最後由得分多少決定名次及獎項。

金門縣此次入圍決賽的選手為安德力旅行社李敏德、金環球旅行社方莞姝、金環球旅行社許秀卿、育昇國際旅行社游濟華等四位從業人員,由金門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吳明生、總幹事楊再平陪同,並與臺灣導遊協會理事長吳雁輝所率領的台北選手一行,於六日下午經小三通途徑,前往廈門文聯中心參賽。

決賽評委共有六名,分別為:廈門市前文化局長彭一萬、廈門亞太旅遊人才發展中心主任苗巍、台灣導遊協會副理事長郭寶鑾、台灣導遊協會理事李謹言、金門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吳明生、總幹事楊再平。

在激烈角逐中,前十名首屆海峽兩岸導遊之星終於產生。其中廈門旅遊集團國際旅行社黃春曉名列榜首,榮獲一等獎;台北賴明春(臺灣導遊協會)、廈門蔡雅萍(建發國旅)、金門李敏德(安德力旅行社)等三人並列第二,榮獲二等獎;廈門周恒宇(廈門旅遊集團)、周在峰(廈門旅遊集團)、劉延(廈門建發國旅)、黃慧婷(廈門建發國旅)等四人及台北雷碧茵(臺灣導遊協會)、陳明芬(台灣導遊協會)等二人獲得三等獎。金門選手方莞姝(金環球旅行社)、許秀卿(金環球旅行社)、游濟華(育昇國際旅行社)與其他十一名參賽選手均為優秀獎。

另外,大會還根據個人突出表現,選出四個單項獎,「最佳才藝獎」為劉禹彤(廈門理工學院),「最佳潛質獎」為方莞姝(金門金環球旅行社),「最佳人氣獎」為彭育鴒(台灣導遊協會),最佳形象獎李志勇(廈門工商旅遊學校)。

廈門評委、廈門市文化局前局長彭一萬認為,台灣和金門導遊的才藝展現,偏重「眾樂樂」,帶動遊客參與;廈門導遊的個人才藝高超,賞心悅目,但比較偏於「獨樂樂」。在解說方面,台灣和金門導遊比較具備「機動性、幽默性、互動性」,但容易流於「隨便」;廈門導遊比較「嚴謹性、規範性、條理性」,但容易流於「刻板」。兩岸四地通過這次大賽,正好可以把各自的優點和經驗集中起來,相互取長補短。

金門評委、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楊再平指出,兩岸選手在比賽中顯示出不同的導遊風格,可以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都不同」來形容,各具特色。廈門導遊的儀態、講解身段都比較正式,解說詞經過精心設計,但遣詞用語比較像「演說」;而臺灣導遊的講解特點是隨興、親切和口語化,比較懂得隨機應變,而且幽默風趣,擅長與遊客互動(如車上團康)等。兩岸導遊的長處,都值得金門導遊及領團解說員從業人員加以學習運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