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新加坡船王張允中返回沙美故里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城報導。
點閱率:1,024
字型大小:

新加坡航運界龍頭的金門沙美籍僑領張允中,昨日中午在女兒的陪同下,循小三通管道回到金門的故鄉,縣長李炷烽親往水頭碼頭迎接,讓高齡九十歲的張允中僑領,十分的窩心,感受到金門故鄉濃濃的鄉情。

張允中僑領精神奕奕的搭乘小三通的交通船,於中午一時許抵達水頭碼頭,金門縣長李炷烽帶領縣府社會局長許乃權、課長李廣榮和社會局人員到碼頭迎客;張允中僑領的妹妹、以及侄子張雲羽夫婦和前台北縣同鄉會理事長張邦育、金門縣張氏宗親會理事長張金福、前理事長張金溫、和二十多位張氏宗親代表也到碼頭熱誠的歡迎張僑領「回家」。

張允中滿心歡喜的說,很感謝李縣長親自前來歡迎他,也感謝家鄉宗親也一同到碼頭,鄉親的熱情,讓他十分的感動。

在李縣長的陪同下,張允中僑領先到飯店用午餐,隨後展開祭祖和拜訪的行程。

太平洋船務董事主席張允中一生事業沒離開過海,船務公司的版圖擴及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高齡九十歲的張允中僑領,這一次回到金門故鄉來,也順道視察大陸的公司船務,再從金門轉往台灣繼續視察的行程,流露出張允中僑領認真事業的精神。

張允中僑領的太平洋船務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船務公司,這一位新加坡「船王」,在異鄉奮鬥五十多年,對於老家金門始終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曾擔任金門會館董事、張氏總會名譽董事和多間社團名譽主席,是金門海外的傑出僑領。目前是太平洋機構主席兼董事經理及美亞機構主席,擁有近洋與遠洋龐大的船隊,在新加坡、香港航運界,贏得「船王」的美譽。

張允中僑領一生經商的原則是「穩健保守」,重視風險更甚於獲利、重視衝刺既有客戶更甚於開拓新客戶,以及重視企業內部團結更甚於相互競爭。

記者張建騰/金沙報導

新加坡的「船王」張允中昨天回到沙美故居,並獲頒金門縣金沙鎮沙美張氏宗親會永久名譽理事長的聘書。

 張允中原是金門沙美人氏,現為太平洋船務集團的執行主席,沙美七號三落大厝,就是他出生的地方。他生於金門,十四歲赴廈門讀書,十九歲離開金門到南洋發展;如今,他獨資創設的太平洋船務公司,名列全世界第十九大,是華僑之光。

 張允中在沙美老街有一棟房子正在重建,準備做為紀念館;昨天,他在沙美張氏宗親會理事長張金福及族人的陪同下,先在張氏宗祠祭祖,然後踏勘工地。據張氏族人表示,建築落成後,除了做為紀念館外,還可兼做張氏的活動中心。

 張允中表示,紀念館將用來紀念他的雙親-張文夏、黃玉燕。張允中在台灣的船務代理張邦育(東光船務代理公司的董事長),張家在南洋奮鬥的史料或文物,將會陸續帶回來充實館藏。

 張邦育表示,張允中自有的貨櫃船有七十多艘,建造中的有二十多艘,目標是一百艘,噸位最大的有六千多噸。

 這次由廈門返金,張允中是由女兒張慧聲陪同;金門縣長李炷烽則專程陪他到沙美張氏宗祠祭祖,並與族人會晤;與會的人員包括張金福(沙美張氏宗親會理事長)、張金溫(金門縣張氏宗親會名譽理事長)、張吟音、張炳順、張生財、張瀚龍(常務理事)、張國賀、張水團、張雲進、張延騰、張培堆、張璉福(理事)、張雲鐵(常務監事)、張晚居、張水恭、張延鑣(監事)、張成炳、張天恩、張景福、張金木、張成炳等。

 在金門老家,張允中還有一位親妹妹張健治住在料羅;另外,堂姪張雲萍守著祖家的三落大厝,張雲萍的親哥哥就是張雲羽(金門縣愛護水資源協會理事長張雲羽)。

 張允中在航務上是一位傑出的商人,但他仍不敢自居成功,認為只是「賺吃」而已。在張氏宗祠中,他表示,上一輩留給他的教誨,還有他自己奉行的,就是謙虛、勤儉、誠信。他說,他做的是航運生意,有起有落,「起」的時候,要有所保留,有所準備,才能因應落的時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