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大帝開光點眼
開光顯神靈,點眼通天竅!田浦泰山廟昨天為新塑的泰山大帝(後左二)聖像舉行開光點眼的儀式。
泰山廟整修之後,原有的泰山大帝和泰山娘娘為免碰損,不再搬請,因此另塑新像,以便醮慶時,可以搬請,被稱為「副駕」。
新開光的神明除了泰山大帝之外,還有泰山娘娘(後左一)、文判(前右一)、武判(前左一)、范將軍、謝將軍、中壇元帥(前左二)、下壇將軍(虎爺)。
泰山廟又稱東嶽廟。金沙鎮有東嶽廟、西嶽廟、北嶽廟等廟宇。五嶽之祀,源自上古,自周朝以來,受歷代尊崇,目的是為了祈求福壽富康,免兵刃水火之災,庇祐境邑安寧。
嶽神信仰與城隍信仰在金門有混同的現象,但其實是兩個系統;嶽神個個稱「帝」,城隍在明代以後稱王(在京都)或公(在府)或侯(在州)或伯(在縣;金門的城隍為顯祐伯)。
根據《五禮通考》所載,在宋真宗時,曾加號於五嶽神,以東嶽神為「天齊仁聖帝」,以西嶽神為「金天順聖帝」,以南嶽神為「司天昭聖帝」,以北嶽神為「安天元聖帝」,以中嶽神為「中天崇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