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天天喜樂金酒要永續經營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城報導。
點閱率:446
李縣長﹕天天喜樂金酒要永續經營發展

李縣長﹕天天喜樂金酒要永續經營發展

金城鎮高粱文化節活動,昨日在金門城展開「高粱美食園遊會」、「金車遊高粱田」等一系列活動,縣長李炷烽也到場參與活動。他表示,即使在目前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縣府於明年還會努力提供就業機會和相關的福利津貼,但最重要的還是金酒要永續的經營發展。他說,高粱是金門的命根子,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高粱,高粱種的好,高梁酒賣的好,金門天天有喜樂的日子。

金城鎮公所配合縣政府「推動一鄉鎮一特產」之觀光文化政策,結合地方農業資源與文化歷史特色,於昨日假金門城活動中心前廣場舉辦2008金城鎮高粱文化節活動,由金城鎮長蔡輝詩主持,縣長李炷烽也和新任警察局長柯昌良、縣府秘書周浯斌、金城鎮代會主席陳天成、古城國小校長李仁木、賢庵國小校長董國正以及里長、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理監事一同參與活動。

李縣長歡喜有許多年輕朋友來參與活動,他說,金門的高粱,早期時一年只種植一次,約清明前後播種,生長期約四個月。後來為了增加產量,經農試所的改良成復耕的高粱,演變成今日有兩季種植的高粱,第二季的高粱於夏天播種,這個季節收割,在沙美地區,因土質、水量的關係,甚至種植秋季高粱要比春季高粱多。

李縣長說,金門的可耕地約五千九百多公頃,約金門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金門高粱最大的盛產量,於十幾年前,可以達到八百多萬公斤,最近這幾年的產量只剩兩百多萬公斤,少掉了八分之五,這是因為務農人口的老化,年輕人不願意耕作,致使可耕地拋荒愈來愈多。

成本提高兩倍多 獲利減少

李縣長說,目前地區的高粱保價收購,一公斤已達三十八元,幾年前,國際的高粱價格,一公斤只有五、六元,十年前也曾經向台灣省糧食局購買高粱,當時也只有三、四元,到今日,很多農民改種附加產值高的玉米,致使高粱產量愈來愈少,去年的酒廠高粱招標,一公斤就招標到近十二元,卻因國際糧價高漲,致使得標的廠商交不出高粱,後來再採購的高粱價格,一公斤就要十七點多元。他說,酒廠的原料成本提高,由原來的一公斤高粱六元到今日的十七點多元,成本提高兩倍多,如果高粱酒不漲價,相對的,酒廠的獲利就愈來愈少。

李縣長說,金門酒廠一年所需的高粱原料量約五萬噸,地區所生產的產量僅能供應半個多月的時間,大部份還是要仰賴進口的高粱。他說,高粱和金門民眾的生活、生命、生計和生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透由該項「高粱文化節」活動,讓更多人來了解金門的經濟命脈原料─高粱。

李縣長也表示,透過很多活動的舉辦,絕不是煙火工程,不分男女老幼一團和氣的參與活動,金門的一團和氣,對於金門未來的發展,是很重要。蔡輝詩表示,金門城是高粱酒的原鄉,高粱酒也是金門的經濟命脈,透由舉辦「高粱文化節」活動,來傳達「高粱」對於金門的重要性。

他說,金門城也是金門早年的商業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許多古蹟資產,活動中也安排有古蹟巡禮,包括巡禮文台古塔、北門老街等古蹟景點,來追懷歷史的遺跡,激發思古之情。

蔡輝詩也表示,該項「高粱文化節」活動,也動員金門城和鄰近的前水頭等多處社區一同來參與,讓社區的總體營造更跨出一步。

地區民俗老師傅陳為仕教導的古城國小鑼鼓隊,為活動掀開序幕。李縣長推許陳為仕老先生致力傳承民俗技藝的用心和精神,是可敬的老師傅。

前水頭和金門城社區土風舞社也帶來土風舞,載歌載舞的表演,炒熱了活動的氣氛。還有多年國小的獨輪車特技表演和古城國小的民俗舞蹈,博得觀眾的掌聲。

「金車遊高粱田」,由風火輪車隊帶領遊客騎乘自行車欣賞環島南路兩旁高粱田。高粱草人教學製作比賽─主題為【新人間系列】,金門技術學院建築系的學生,合力於高粱田豎立起不同造型的高粱草人,成為觀眾拍照的模特兒。還邀請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林美吟老師主講─【從金門酒廠與金門城的關係談酒鄉文化的再生】。現場也有展覽高粱稈製作之傳統手工藝品,和教導製作高粱掃把以及高粱美食園遊會。

回頁首